第66章 奶奶:好,我去

  第66章奶奶:好,我去又一个礼拜,陆浩洋四人带着小家伙宋知予回到向阳大队。李苗花头戴毛线帽,将身体包裹得密不透风。

  二十几度的温度下,陆初杳担心她妈捂出痱子来,时不时要问一句,“热不热呀,闷不闷呀。”

  李苗花压着领口摇摇头,声音还有点虚弱,“不热,好得很”。她不敢吹风,生怕染上风寒。毕竟为她治病,儿子女儿花了不少钱,所以她非常小心自己的身体,不想再节外生枝。

  正是午间时候,车子开到家门前便遇上好几位闻声出来的邻居,他们纷纷围住从车上下来的李苗花。

  带着好奇地关心:“苗花啊,身体怎么样,医生咋说啊,都治好了吧?”

  陆初杳注意到母亲微蹙的眉头和绷直的嘴角,挤开人群就环住母亲的背,清脆道,“麻烦大家让一让,我妈刚出院需要休息,改天再和婶子们唠。”

  妹妹一马当先推开人群,陆浩洋也机灵,赶紧把东西提进屋然后付完车费关上大门。

  姚明慧领着周末放假在家的儿子迎出来,小子见到奶奶特别懂事的扶着人进去堂屋。

  “奶奶您好些没,喝点茶润润喉咙。”

  “好,我孙子也懂事了,奶奶没白疼你。”乐呵呵接过大孙子的茶,小口小口抿起来。

  又聊了会天,李苗花精神待不住了,慢慢站起身说,“我回房躺躺”。

  陆建军熟练地跟在老妻后头,顺手将衣服行李拿进房。

  “先吃饭吧,菜都炒好了。”大嫂姚明慧招呼着,一边让儿子摆筷子盛饭。

  得知他们今天会回家,姚明慧特地起个大早去集市买新鲜鱼肉,做了一大桌子丰盛的饭菜。

  在医院吃的都是饭盒,没啥油水,骤然见到这般丰盛的饭食,就连宋知予都吃了大半碗白米饭。

  吃完饭陆浩洋叫上妹妹和妻子去安静的空房间对账单。

  在医院的开销基本都是陆浩洋负责,包括医疗费和手术费以及住院期间父亲和他们的生活费。

  妹妹陆初杳一次性给过他一千块钱,加上他自己的八百,一共一千八百块。

  他拉开黑色布包,将所有的票据账单倒在床铺上,对妹妹说,“这里还剩下两百三十六块钱,你看看票据。”

  陆初杳懒得看,抬头和他哥对视,“剩下的钱不用给我,你收着吧。接下来的化疗,来回路费都得花钱。”

  “按理说,你作为出嫁女不应该……”

  “啧”,陆初杳最烦这些封建说辞,极不优雅地翻了个大白眼,“我不是咱妈的女儿?什么叫不应该?”

  看了眼安静垂头聆听的大嫂,她继续说,“后续妈的化疗,我想这些应该够了。也别退给我,之后如果不够,你自己垫哦。”

  陆浩洋眼眶酸酸的,心情晦涩地捏着手里的票据和纸币。他当然知道这是妹妹在替他分担,诶……,都怪自己没本事不能早日升职,工资一直停留在六十几块上面不涨。

  他背过身望向窗外,抬手擦擦眼角,暗哑着声音,“妹,你放心。妈有我和你大嫂照顾,你在家也待了那么久,过两天就回去吧。”

  陆初杳的确该回城了,不提她自己,光宋知予这个小屁孩已经明里暗里催促过她好几次,“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回家呀,我想爸爸,想幼儿园的小朋友。”

  于是,在娘家午后小憩一会后,她带上孩子回了婆家。

  宋奶奶正端着一柄闲置的锅勺在喂鸡,咯咯叫的走地鸡围在她身边,十分听话地啄地面的碎包谷。

  “奶奶!”

  熟悉清亮的女声自院门边传进来,老太太一脸惊喜地抬眼望去,“初杳!”再定眼一瞧后头的小人,锅勺都顾不上了,直接扔地上跑过去,弯下腰一把抱住曾孙。

  宋知予窝在太婆怀里亲热地喊着,两手搂住老太太的脖颈,吧唧一下亲在布满皱纹的脸颊处。

  老太太惊呆了,随即笑成一朵花似的,搂着宋知予心肝宝贝的喊,又摸摸他的小脸,特别心疼,“瘦啦瘦啦,在医院肯定吃不好睡不着吧。”

  把行李提进屋返回院里的陆初杳听到这句,好笑地回答,“哪能呀,我没让他经常去医院。我们住在医院附近的招待所,他每天的睡眠比谁都好。”

  三人坐下来,她握着奶奶的手上下打量,“您最近在家还好吧,身体有没有哪不舒服?”

  “我好得很,家里的水田都给别人种去了,每天就菜园里转转喂喂鸡啊,特别清闲。”

  仔细瞧瞧老太太的眼睛和精神状态,确实不错。油光发亮的,虽白发丛生却梳得一丝不苟,整个人特别规整干净。

  “奶,跟我们走吧。”

  院中有风吹来,卷起地面的落叶,年轻女人的声线如白开水平淡,在安静舒适的屋檐下响起。

  他们曾多次讨论过这个话题,老太太均以拒绝收场,有时讨论得“激烈”了,老太太会生气,会动怒,总之就是很抗拒离开自己生长的乡下。

  但今天,老太太一反常态地没有着急拒绝。因岁月侵袭而耷拉的眼皮闲闲覆盖在明亮的眼珠上,她虚空望着前方,嘴角露出一丝隐约的微笑,像是湖面上的一道涟漪,迅速闪过面容。

  良久才道,“好吧,我去,我跟你们去大城市生活。”

  陆初杳一时没反应过来,待反应过来嘴巴惊成了O字型,结结巴巴,“真,真哒?”

  宋老太太狡黠一笑,带点捉弄成功的意味,扬起下巴点点头。

  “是啊,看在你们一片孝心的份上,我答应了。”

  她为什么改变主意呢?其实是受到亲家母李苗花的影响。这人最怕突生重病,更怕子女为此担忧徒增烦恼。

  如孙子孙媳妇所说,她年纪大了,万一在家出点什么事,到头来受苦的还是孩子们。所以她不犟啦,不就是离开家乡吗,有最疼的孙儿在身边就好啦。

  隔天,陆初杳先是骑着自行车去爸妈家,然后再去县城买卧铺票。从街上返回家时,老太太已经把所有行李收拾好了。

  堂屋中央三大袋子堆一起,旁边还有塑胶桶,面盆碗筷等等。

  她目瞪口呆拎起一根擀面杖,呆呆地问,“奶,没必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