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雕塑

  第10章雕塑库尔班江在军械仓库,给自己的好友念着莫泊桑的小说。

  《羊脂球》的片段,流淌在刺刀和指虎之间。

  通过这种方式,他的汉语愈发流利了。

  他出生在新疆喀什,乍一看是个城里人,可对于像新疆那样的地方,极度的地广人稀反而浓缩了人们对于“城市”的概念。出生在喀什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含义。两户人家之间的距离可能有几公里,家里地块的多少也并不和产出正相关。喀什城,这城市里面也有原野、郊外、田地和城市,城市里的城市。

  因此,谈论他出生在新疆的哪个地区毫无意义。不论新疆的哪个城市,库尔班江只是一个虔诚的穆罕默德的信徒,质朴的牧民的儿子,死后会举行穆斯林式的葬礼。

  可这样一个本来应该戴着小白帽的穆斯林,却在被自己的长官命令枪杀野猪时毫不犹豫就扣动了扳机,唯一的仁慈就是给了他们一个痛快,而这也并非出于信仰,只是出于尚且质朴的本性,换成山羊精,他的做法也不会有多大区别。

  可是他官运亨通的秘密就蕴藏于此。

  他本来只是一个在工地上搬砖的小伙子,因为不满工头拖欠工资,堵在公司老板的大楼门口,想为兄弟们和自己讨个说法。

  然后大堂经理就把文件甩到了他的脸上,告诉他,他签的那些劳动合同是外包给了第三方平台,和这个老板一点关系都没有,虽然你们建的是他的大楼。

  库尔班江玩不明白文字,农民工也无力花那么长的时间把长长的合同看完,就算真看完了,他们也看不懂其中的因果关系的。法律越变越复杂了,可他们要的只是一个月小几千的工资,用来好好活着。

  库尔班江也没找到第三方平台到底是什么,也幸亏他没找到,不然他还得浪费好多钱来购买律师,而对面的律师,是公司宁可用库尔班江好几十倍的工资雇来打击他们的抵抗的。

  但他还是被解雇了。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老板自己的脊梁骨是与其他人呈负相关的,工人们累得弯腰驼背,他的脊梁骨便挺直直的了。

  无奈之下,库尔班江四处找工作,却没有人要他,他的骨气在档案里变成了污点,好像别人一看到他就会说: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直到,他遇见了吕先生。

  “好,我们需要的正是像你这样的人。”

  然后,他就成了集中营的一名保安,他本来已经不打算自己能有什么出头之日,直到他看见自己的一个保安同伴因为枪杀一只拒绝上缴物品的刺猬精而升职了。

  送进来的人员经过通道时应当上缴一切物品,可想而知,总会有不要命的不乐意服从。

  库尔班江握住挂在腰间的手枪,突然明白了这个世界运行的逻辑,那隐藏在法律条文、规章制度和漂亮的经理的脸蛋之下的逻辑,没有一点文字的阻碍。

  两个重刑犯、三个老鼠精、一个黑熊精。

  短短三天,他就做得比他的前任更好了。但是他杀死的全部都是明确有严重犯罪前科的家伙,他是新疆人,童年时社会上弥漫过一阵恐怖袭击的阴影。他对这些人毫无怜悯。虽然时常因为杀害同类感到本能的恶心,可那些同类如果没有被抓进来,被恶心的就是自己了,在过去的20年中他深有体会。

  他被破格提拔,直接一口气进了行刑队。

  第一次进入司法城的情景令他终身难忘,这个巨大的、制造黑烟和死亡的工厂,多么恐怖,却也是多么让人心情激动。

  第一次拍下毒气室启动按钮的时候,库尔班江感觉有好多老鼠在天花板上爬,可马上他又意识到那是风扇开启了转动。

  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他第一次行刑就碰上了吕先生亲自来视察。

  如果强行认定被送进毒气室的人都是有罪的,那观看这场谋杀其实很赏心悦目。

  首先他们都是裸体,而且已经被整理了头发——防止他们当中有人把贵重物品藏在头发里,他们的财产应该在他们死前得到充分的剥夺。库尔班江发现人的裸体和他们的生存联系如此紧密,失去了伪装之后,每个人身上的伤疤、毛发、凹陷的胸部、缺乏运动而导致的细长的手臂、凸起的肚腩、过于肥大的屁股和大腿……这些缺憾如此明显,那么真诚地袒露着,要是他们都穿着衣服,还以为他们是多么完美的人哩。

  再其次是他们整体的运动,那么庞大的一批人,就只需要两三个护卫,居然便能井然有序地送进毒气室。一些人居然还可笑地因为别人插了自己的队而抱怨,一些处的好的人居然还用尽力气推搡着别人,希望能在毒气室里站在一块。

  而当他们继续向前走,钢铁墙壁的毒气室的空间慢慢变拥挤了。人们四处碰撞着,人与人之间的裸体不可避免的有了接触,先前走在最前面的人紧贴着墙壁,原本打算站在一起的人扭头一看,发现彼此之间已经又隔了一个大汉,一个老婆婆和一个少女,好像有一股无形而不可置疑的力量将他们拆散重组了。

  这里一切都很黑,只有毒气室的门口透着光亮,已经被送进去的人们看到光亮处仍然有源源不断的人涌进来。

  没有人真的往前踏步,没有人真的试图冲出去,可是这人群还是像有了自己的意识一样把新来的人往光亮处推回,新进来的即将赴死的人又赌气似的往里怼,于是一切都乱了套,人群里掺杂两股不同的方向,激荡着像波浪一样搅扰。

  这样整体性的移动、灌溉、填满、推搡、布朗运动式的壮观,居然是那么多人在几乎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

  人们在几乎无意识的状态下,发展出了聚落与文明。

  随着铁门“轰”的关上,里面的人看不见一点光亮,高矮胖瘦的人们感受着周围人的体温,呼吸着彼此的呼吸。

  接着,天花板有响动,一些病怏怏的猫狗被倒了进来,却几乎每个人都立正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