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兄弟

  第32章兄弟吕安的到来,给嵇康的生活平添了许多精彩。这两个儿时的玩伴,很多时候都在一起重温旧梦,回忆过去的快乐时光……除此之外,他们或在一起下棋,弹琴,打铁…….向秀这个嵇康的忠实朋友,自然也跟他们一起,三个人彼此更加熟悉了。

  这天,三个好朋友又聚在嵇康家中。嵇康对吕安说:“你不如就在这边定居吧,不要再回东平了,省得总是千里迢迢来找我,很辛苦的。”

  吕安道:“嗯……这样也好。我在那边总是想着你,你是我这辈子永远的朋友,谁也不能代替你在我心中的位置。”

  “那就在这边落户,就这么决定好吗?”嵇康问。

  吕安想了想说:”好吧,我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就在这里定居好了。不知我那位兄长吕长悌同意不同意。“

  嵇康说:“那个吕长悌?他为什么总跟你在一起?你过来这边他也跟着一起?”

  吕安说:“因为父亲早逝,他是长子,一直同我一起供养母亲。他总喜欢管束我,但我很不喜欢他。可是又碍着母亲的面子,不能与他决裂。”

  嵇康听他这么说,就回道:“你这个兄长为人很不友善。我一直都不喜欢他。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在一起玩,他总是自私又狭隘,投机取巧,总喜欢霸占我的东西,干了坏事就栽赃给别人,还动辄就发火变脸,真是个让人极其厌恶之人。”

  吕安点点头:“我也不喜欢他。可他是我兄长,没办法。”

  “哎……你这兄长与你差别太大了,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是哦,或许因为我们是同父异母。大概他母亲给他带来的遗传或者教养,让他如此狭隘自私吧。”吕安无奈地说。

  “如果咱俩是亲兄弟就好了。”嵇康不无惋惜地说。

  吕安笑了:“只可惜咱俩不是一家人。你也有个兄长,你们应该是一母同胞吧?“

  “嗯,我的兄长叫做嵇喜,嵇公穆,我们是一母同胞。他是个一心奔世俗官场的人,从考取秀才开始入仕,为官多年兢兢业业。我有时也觉得他很俗,他不喜读书,只是一心追求名利。但是,他对我和母亲极好,扶老爱幼极其孝顺。若是没有兄长的爱护养育,我就不能平安长大,我这个懒散之人就没有如今的平安日子。“

  吕安说:“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早先有一回,我去你家拜访你。恰好你那天不在。你的兄长对我倒是很热情,他告诉我你上山修行去了,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我能看出他身上那种官员特有的优越感,虽然彬彬有礼,但又处处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于是,我告辞离开时,就在门上写了个”凤“字。”

  “哈哈,我也想起来了。”嵇康说:“那一阵我确实上山去了,先追随着孙登,后来又跟着王烈,从两个隐士那里学了不少修行的方法。几个月后我回到家里,兄长对我说了你来过的事,他还指着门上那个有些模糊的凤字,说你临行时写上去的。他说,可能你对我们家庭或者他本人感觉不错。他问我,这是你朋友在夸我吧?我一看那个字,立即明白了你的本意,你在讽刺他是个凡鸟对吧?“

  吕安立即哈哈大笑:“是的,他们那种俗人不会理解到这层意思,只有我们才理解。“

  吕安又说:“不过,你这兄长虽然是个俗人,却也算好人。至少比我那位整天盘算着如何从别人那里捞取好处的兄长要好。“

  嵇康说:“你最好摆脱那个自私透顶的兄长,今后不要与他一起过活。你若打算在这边常住,就让他回东平那边好了。你在这里与我一起,我们做永远的朋友,比亲兄弟还要亲的亲人。”

  “嗯。“听了嵇康的话,吕安两眼放光地看着他,满心都是信赖和感激,他终于忍不住上前一把抱住嵇康,与他热烈拥抱起来。

  在一旁看着他们的向秀,此时也走上前来,与他们拥抱在一起。

  “走,我们一起干一杯,祝你在这里安家,和我们做永生永世的好朋友好兄弟。”嵇康激动地说。说完他就去厨房了。

  吕安对向秀说:“你俩除了爱好,还有个打铁作坊,还能赚银子贴补家用。我做什么呢?除了那些爱好,我只会种地和饲养家禽家畜。”

  向秀道:“那就播种收获好了。做一个农人没什么不好。如今在官场做事,整日里提心吊胆,不知哪天就触犯了上司,若不然朝廷改换门庭了,不小心就大祸临头…….”

  “嗯,子期说的有理。我也这么想。那就耕种吧,做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逍遥地活在世上。“吕安笑道。

  向秀又说:“其实我也很喜欢播种收获呢。不如我去你家里,与你一起做农活好了。“

  吕安一听忙说:“那敢情好。一边务农解决温饱,一边还有朋友相伴,那真是太好不过了。“

  “一言为定。“向秀说。“一言为定。“吕安也说。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这时,嵇康匆匆走过来了。

  嵇康说:“我们去那边喝酒。“他指着园子外面的一块不大不小的石板桌子,对两位朋友说。

  三人一起来到石板桌前坐下。嵇康道:“看你俩刚才说得兴高采烈,有什么好事吗?也告知我一下。“

  于是,吕安就把自己与向秀相约耕种的事说了。

  嵇康说:“那好啊。子期与我一起打铁,又与你一同耕种,我们这些读书人,都兼任工匠与农夫了。哈哈……“

  三个人一同爽朗地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