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清水村必须要有产业支柱

  第二十六章清水村必须要有产业支柱村子里的人愁眉苦脸,西滩村的人一经出现,他们总有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明月深吸一口气,平复内心的沮丧,道:“不管怎么说,村子里也算是有盐了,大家也莫要灰心,只要咱们粮多,就不怕没有盐,实在不行就去县城换盐。”

  一席话给众人解开心结。

  那西滩村是有盐湖,产粮便不会多,而清水村大洼村附近都是淡水湖,又有老天爷庇佑,主要产粮。

  西滩村有盐不缺粮,清水村有粮只要找到渠道自然也不缺盐。

  杨何点头:“对!神女所言极是。”

  “咱们只要照看好稻子就行,争取六七月份收割完,再种一季节。”

  村子的愿望都很美好,只要稻子结穗,一切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

  但,他们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单一产粮始终不是村子发展的重要支柱,不然他们农闲时只能闲暇在家,这一点上西滩村就做的很好,人家既种粮也搞贸易。

  “看来得让小人们去搞一些事情了....”

  王纪思前想后,也始终没找到小人们能做的事情。

  “造火药?造出来火药把那楚国旧部直接炸飞?”

  王纪想了想,放弃这个荒诞的想法,让秦朝的小人们造火药,太扯淡了。

  好在,沙盒世界的流速要比现实世界快的多。

  等到了凌晨,王纪通过观察沙盒世界,终于通过小人们的生活规律发现缺少什么了。

  茶!

  小人们不喝茶,或者说他们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现茶的妙用。

  若是让清水村制茶,绝对算得上是村子里的重要支柱,而且还不会缺少销路!

  有了这个想法,王纪查了查手机关于茶树的种类特点以及制茶的方法,便授予明月。

  此刻,吃过午饭,明月正在虚心向杨何学习。

  “哈....神女咱们说到哪了……对,说到夏亡而商兴。”杨何打着哈欠困到不行,眼见明月一副虚心的样子,他强行提起精神说教。

  “殷商灭夏,汤曰替天行道而灭桀,后有桑林祷雨....又至武丁中兴,殷商逐渐强大....”

  “杨先生,我好像大概可能懂了。”

  明月手捧竹简,跪坐于席,若有所思。

  “神女稍候,老夫困得打紧,去村外取些叶子沏水解乏。”

  杨何去村子外取树叶沏水喝的一幕,刚好被王纪的视线捕捉,因此才会想到了茶。

  “先生为何用叶子泡水?”

  “此乃槚。”(jia三声)

  明月更为不解。

  杨何解释道:“始祖神农尝百草,遇毒七十有二,得槚而解,即叶沏水为槚水,有解困乏之效。”

  明月双手接过杨何递来的槚水,浅尝一口,醇厚的苦涩充斥着口腔,似乎也不怎么有困意了。

  “始祖大恩德于后世!”明月由衷感叹。

  王纪眼见时机已到,立刻开口:“明月。”

  “啊...”明月慌慌张张扔下竹卷,赶忙向天行礼,杨何虽不见昊天上帝,却也赶紧如少女那般行礼。

  王纪卖弄玄虚,道:“你刚所言为何?”

  明月稍微回忆,道:“臣女刚饮槚水,感慨始祖之恩德。”

  “你既有此心,我便助你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臣女愚钝。”

  明月垂着头,绞尽脑汁,隐隐觉得昊天上帝之意,许是与始祖有关。

  “槚为华夏始祖造,我命你继始祖之路,由槚制茶,此举功在千秋万代。”

  王纪的意思很简单,始祖神农制成了槚,而你要在神农开辟的路上继续前行,把槚制成茶!

  明月带着哭腔,道:“臣女....愚钝,不敢位比上古先贤。”

  “我未让你位比古之先贤,今日便赐予你制茶之法,牢记制茶之法不可小觑。”

  明月打起十二分精神,道:“臣女定当牢记。”

  “制茶需采槚,槚之种类繁多,牢记槚树即是茶树,嫩枝而无毛,叶革质.....茶树的叶子可制茶过程共有五步,为杀青....萎凋....”王纪详细阐明制茶树的特性,和制茶的五步工艺。

  有杨何在侧辅佐,他觉得用不了多久,清水村就能喝上大秦的第一盏茶了。

  明月硬着头皮,虚心求教:“臣女必竭尽全力,还请上帝告知茶味如何,是苦是甜?”

  “清香嫩蕊黄芽叶,如兰在舌泌心脾....”前面的几句,王纪还能吹嘘吹嘘,后面有些吹不下去了,硬着头皮强编:芬芳干洌.....怡清香.....”

  明月再度行礼,神色毕恭毕敬,道:“臣女....大抵应该似是懂了。”

  那边杨何已经跪在地上,匆匆研磨,手持毛笔竹卷,眼睁睁地等着神女消化完天意,方便记录在册。

  过了片刻,明月回过神,已深深牢记制茶之法。

  “神女,刚刚...”

  “上苍命我制茶,走先贤未走完的路。”

  “茶为何物?”杨何瞪大双眼,手里的毛笔不断颤抖,天授制茶之法,必然是了不起的神物。

  “与槚相关,枝叶沏水为槚,制作五步为茶,槚树即茶树。”

  “老朽这就记录...”

  杨何跪在地上,不顾尘土,于竹卷书写,神女饮槚有感上古先贤,得见上苍,被命其制....‘茶’,茶有五步....

  记录完神迹,杨何把竹卷小心翼翼放回茅舍。

  明月也跟了进去,郑重道:“请先生教我寻槚制茶。”

  杨何自欣然接受,能帮神女完成天之重任,自己也可以在竹卷留其名,传千古。

  “先生,昊天上帝教我茶树特性与五步制茶法,如今要寻槚叶。”

  “无妨,村子外有些槚树,老朽带你前去。”

  一老一少各带藤框,向着村子外走去,仿若父女二人。

  在村子外小湖不远的半山腰,便有一片树林,按照杨何所讲,这些树都是槚树,也就是用昊天上帝所谓的茶树,不过品类不同,沏水却尽是提神的苦涩。

  “无妨,每种都取回一些。”

  茶树不高,半丈之长,伸手便可摘取。

  明月摘取间,发现茶树的叶子和昊天上帝讲得特性基本吻合,她轻柔摘取,时而口含,时而细嚼分辨其味,尝出苦涩大不相同。

  “或许可以制成不同的茶。”明月纤细的手指碾碎叶子,汁液流淌,放在鼻尖轻嗅,陷入沉思。

  “神女,这些粗活交给老朽便是。”杨何摘取的速度很快,为了不让明月动手,情急之下,动作变得粗鲁,改摘为薅,短短片刻,半颗茶树被薅秃。

  明月莞尔一笑,道:“叶子要轻摘细放,不可伤,会失去该有的味道。”

  杨何老脸一红,干笑道:“倒是老朽粗鲁了。”

  摘取半日,取得两筐嫩绿茶叶,却有一股奇异的清香飘荡而出。

  二人徒步回村。

  路上,杨何又问道:“这茶叶采好了,下一步如何制茶?”

  明月脚步一顿,认真回道:“我也不怎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