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天降圣光!神辉普照!

  第十二章天降圣光!神辉普照!杨何的脑袋一片混乱。

  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个小小的清水村为何会如此古怪。

  有一点可以断定,村子既然信奉上帝,必然不是歹人。

  身为儒家弟子,他比村子里的人要懂得多,民间常常叫的老天爷,乃是昊天上帝,是主宰万物的神,常传作善降之百祥,作恶降之百殃....

  而村子所说的天命神女,应是戏言罢了。

  “不好....”

  杨何陡然惊醒,浑身上下一个激灵,吓出一身冷汗。

  “蛮汉,快快...快与老夫去追刚那少女,不然大祸临头矣。”

  他不顾形象,冲出茅舍,民间俗女自称天命神女,须知难免会触怒上苍,此外,那秦皇政也自称天子,若是传出....

  估摸这方圆百里都会被暴怒的秦皇化作焦土!

  杨何奔出,借着萤烛之光见到明月并未走远,三两步便追上。

  明月神色不解,问道:“杨先生何事,莫不是住得不习惯?”

  杨何喘着粗气,道:“非也非也,老夫此次前来,实为救你。”

  “杨先生这是何意?”明月更加不解。

  “你自称天命神女,若被有心之人知晓,必会告官领赏,那秦皇自称天子,你又自称天命神女,实乃自取祸道。”

  “老天爷亲口和我说得啊。”

  “姑娘,老夫是为了你好。”

  明月仰头望天,不知该如何应答这位杨老先生。

  王纪俯视着下方,虽不见二人,却能听清对话。

  “秦皇自称天子,那是他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

  “明月自称天命神女,这是我亲口说得话,管那秦皇政何事。”

  为了让杨何表示信服,表示明月这个神女乃是上苍钦点,他从床上拿起手机,点开手电筒。

  天降圣光!

  神辉普照!

  顷刻间,天际射下一缕光芒,仿佛是在印证少女所言非虚,照耀在明月的四周,驱散黑暗,恍若间,天地诞生了一位圣洁无暇的神女,令人不可直视,不可亵渎!

  明月渡过最初的惊愕,很快便回神,面色平静道:“我是天命神女!”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气氛,明月得上苍认可乃是天命神女,贵不可言,高不可攀。

  见此一幕,杨何的大嘴变成了‘0’型,双腿一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古人对天的敬畏是源自骨子里。

  越是饱读诗书,越是明晓天生万物,父母产子的伦理关系。

  “竟真是昊天上帝所命之神女!”

  杨何身子颤抖,惶恐万分,也只有昊天上帝,才能令黑夜变成白昼,而且这样的证明神女还不够明显吗。

  什么秦皇政,一统九州又能怎么样,他只是自称天子,而这位姑娘可是昊天上帝钦点之神女!

  他越想越感到惶恐,就连呼吸也愈加困难,觉得空气变得如血液一样粘稠,仿佛被一座无形无质的大山压住。

  甚至,杨何还感到天地之间已经没有了任何声音,整个世界都变得安安静静只剩下自己一人,这种孤寂的无助与惶恐也只有跪伏在地才多少好受一些。

  王纪看到那缩着身子的杨何就感到一阵好笑,他让明月转告对方起身,无需多礼,早些回去休息,明日还要教书识字。

  “多和这位杨先生学习,莫要懈怠。”

  “明月不敢有丝毫懈怠。”

  明月对天回礼。

  匍匐在地的杨何小心翼翼看到这一幕,几乎被吓破了半个胆子。

  神女对天讲话又行礼。

  这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

  “必是祖宗积德,方才有今日福源。”杨何咽了咽口水,再度把头埋进臂膀之中。

  明月转身说道:“杨先生起来吧,不用行此大礼。”

  杨何颤颤巍巍起身,一身傲骨荡然无存,拱手作揖,小心翼翼道:“先前不知神女当面,还望赎罪。”

  “杨先生不必多礼,早些回去休息便是,明日还要教予我读书识字。”

  “老朽斗胆一问,先前神女是在与....”杨何不敢对神女托大,连老夫都改成了老朽。

  “老天爷要我跟你学习读书识字不得懈怠。”

  “老朽定当全力以赴,不敢有任何藏私,必倾囊相授。”

  听说昊天上帝竟要自己教授神女读书识字,他呼吸立马急促起来。

  昊天上帝交代的差事,这份重任光宗耀祖!

  杨何喜不自禁,又交代道:“还望神女以后莫要直呼老天爷,上苍之雅称乃是昊天上帝,您贵为神女应称上苍为上帝或昊天上帝!”

  “可是我感觉很绕口。”

  明月仰头望天,可惜并未见到想见人,而她想见之人,正在查着手机。

  经过搜索,王纪才了解到,老天爷、皇天、上苍、都是昊天上帝,本国独有的上帝,自上古三皇五帝传承至今,是古代祭祀至高神之位的天,是历代国家正统祭祀的最高神,

  比三清还要古老。

  总结:东方的上帝全称昊天上帝,并非西方的耶稣。

  “到底是读书人懂得真多。”

  王纪把目光看向沙盒世界。

  清水村安安静静,都以进入睡梦中,村子不见一人。

  “我也该睡觉了。”他困得实在打紧,倒头便睡。

  ....

  当他再次醒来。

  沙盒世界里从初冬已到寒冬。

  正是最难熬的季节,寒冷呼啸,万物枯寂,不过清水村却是其乐融融,如此天寒地冻的环境,能有一碗滚烫的热粥,别无他求。

  明月也秉承着王纪的告诫,每天向杨何虚心求学。

  “神女大人,老朽讲的论语你懂了吗?”

  “好像...大概可能懂了。”

  看着明月一副豁然开朗的样子,杨何面露难以置,不断感慨:“不愧是神女,老夫从未见过如此聪慧之人....”

  王纪又把目光移开,看向村子里的另外一侧。

  村子里的小人们似是明晓寒冬腊月最为难熬,盗匪又未出现,担心会在某天遭遇不测,因此他们往往带着充足的干粮离开村子,在远方戒备盗匪的来袭。

  起初清水村的人手还不够,后来大洼村得知此消息,纷纷前来帮衬。

  两个村子相互依靠,人气渐旺,负责戒备的刘敞却发现了危机。

  他和大洼村的汉子们翻过了南方的大山,目光眺望南方,那里已是最荒芜之地,竟有盗匪开始出没,且正向村子这边而来。

  一群人立即奔回村子,发出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