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79章“真是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

  易青正忙着写《闯关东》最后一个单元,听冯晓钢阴阳怪气的,也没给他好脸,这孙子憋屈的都要变态了,再不纠正,没准以后影视圈就能蹦出来一个黑化的货。

  “有脾气找主任去。”

  冯晓钢有这个胆子吗?

  事实上并没有,一听这话立刻就蔫儿了,为了易青开始转轴,俩眼珠子不时的朝稿纸上瞄,嘴里还念念有词。

  “好家伙的,就这一场戏,置景得多少钱啊,临演也少不了,嚯,还有打仗的戏呢,小日本子的坦克车可不好弄,托人都淘换不着。”

  易青被他烦的脑仁儿都疼,本来安安静静的下笔如有神,现在多了这么一个货,半晌才写了两场戏。

  “我说你有事没事啊,剧组那边不忙是吧?”

  冯晓钢呲着两个大牙:“我就一跑腿儿的,忙什么啊,收据一交就齐活了,诶,晚上有个局去不去?”

  易青瞥了丫一眼:“你有局我跟着掺和什么啊。”

  冯晓钢拽过一把椅子,坐在了易青面前:“这个局可是因为你才攒的,有人打算认识认识你,放心,对你没坏处。”

  易青大概其猜到冯晓钢说的这个局都是什么人了,兴趣不大。

  “我又不是大院出身,跟他们有什么好掺和的。”

  冯晓钢一怔,笑了:“哟!猜着了,甭说你还真没说错,打算认识你的人还真是大院的那帮孩子,王硕知道吗?”

  能不知道吗?

  痞子文学的创世人,日后京圈响当当的大佬,外人不清楚这厮的能量,圈子里的人谁不知道硕爷的大名,那是真正能横着走的主,冯晓钢,姜闻当小弟,国师张一谋都要退避三舍的豪横王。

  千万不要小看京圈的能量,在中国电影刚走上高速路,开始发展的那些年,京圈差不多垄断了业内一大半的资源。

  有句话说京圈捧谁谁火,可没有一点吹牛的成分在里面,看看徐才人,再看看后来走位走位回首掏的小百合,事实上都是因为借助京圈的能量才走上人生巅峰的。

  王硕正是这个圈子里的大佬之一,徐才女就是他捧起来的,圈子里好些狗屁倒灶事的发起人。

  其余的还有叶静,这厮就是《甲方乙方》里面趴在土窑上面哭的尤老板,后来还拍了个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变着法的找了个特型演员演冯裤子,狠狠的把冯晓钢给涮了一把,可就这样,当时已经是国际知名大导的冯晓钢居然连个屁都没敢放。

  这位在京圈里的名气最小,可实权最大,《甲方乙方》里面有场戏是帮着一个书店老板圆将军梦,需要一个大场面,有坦克的那种,换做别人估计也就不拍了,可叶静一出马,直接把剧组拉到了坦克团训练场,怎一个牛逼了得。

  叶大英,这位更牛逼,根红苗正的三代,别看作品不多,可能量绝对惊人,当年香江艺人来内地拍戏需要走非常复杂的审批程序,还不一定能办成,可叶大英轻而易举的就请来了哥哥张国容给梅姐姐搭戏,一部《红色恋人》就把梅葶给捧红了。

  还有一位就是中心这边的副主任郑小龙,赵保刚实际上就是他的人,而且听说葛大爷也是这位带着入的行,不张扬,可却是名副其实的京圈大佬,王硕都得给面子的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