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剑虽十斤,可担世间万钧道义!

  第9章剑虽十斤,可担世间万钧道义!所谓腾云驾雾,即是真正的腾云驾雾,

  苏恪可以脚下生云气,直接腾空飞行!

  这是妥妥的仙术!

  不过,这个时候,苏恪并没有出藏经楼去展示这一套仙法。

  而是,继续坐到案牍前面,

  开始阅读参悟起来那几套阵法,

  阵法的难度比之武功秘籍更加的巨大。

  光是其中的变化,每一种变化都堪比一套功法。

  就以真武七截阵,张三丰参悟出来,以弱胜强的绝世大阵,

  这套阵法,武当七侠整整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有现如今的小成。

  不过,这点对于苏恪而言,比较简单,只因为他的莲花观,堪比一台超级计算机。

  苏恪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将这阵法参悟明白。

  他第二天的时间,参悟透武当两仪剑阵,这套剑阵也是张三丰几十年的成果。

  在感叹张三丰不愧是开山祖师这样存在的同时,

  苏恪又被其中的剑阵变化吸引。

  这武当两仪剑阵不比真武七截阵差,相反,要比真武七截阵要强。

  之所以武当七侠选择以真武七截阵为主要的修炼剑阵,全是因为这两仪剑阵的修炼难度要比真武七截阵要难。

  苏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才参悟明白两仪剑阵,此时,他脑海中对于阵法的理解已经到了一种恐怖的层次。

  对于这些阵法的布置,以他现在的程度,不过是信手拈来。

  但是,对于衍生出自己的阵法,苏恪朦朦胧胧如在雾中。

  完全找不到可以触摸的门槛。

  苏恪花了半天的时间,将剩余的小型阵法悟透,这种朦胧的感觉依旧如此。

  苏恪参悟阵法,最希望的,肯定是想能够悟出那类似先天聚灵阵一样的阵法,摆放在武当山这样的福地,让其中的灵气绵绵不绝。

  但,现在看来,恐怕难以完成。

  此时的苏恪

  即使是到了大宗师的境界,本身已经是先天之气充沛无比,可以长时间的不休不眠,

  但这七八天下来,还是有些劳累。

  他就着昏黄的灯光,

  揉了揉太阳穴。

  盘坐到靠近窗户的地方,

  以一种陈抟卧的姿势,斜卧在一个蒲团上,就此修养一夜,等明天起来,继续参悟剩下的剑法。

  ……

  而在武当紫霄殿,

  盘坐在地上悟定的宋远桥和俞莲舟,

  忽然,

  同时从悟定中醒来,

  只见,

  二人满脸激动,同时,张开口,朝着紫霄殿附近的一团小的灵气团,呼吸一口。

  灵气直接入体,

  转化成二人身上的修为,

  轰的一下,

  原本桎梏二人多年之久的境界瓶颈,直接被破开。

  宋远桥和俞莲舟直接到了大宗师的境界!

  且不停止,直接到了大宗师二重才停止!

  而且,他们也遇到了跟苏恪一样的情形,就是需要拓展经脉,需要过一段时间消化沉淀现在的灵气入体转化成炁,才能继续吸收!

  且要比苏恪的时间,长上许多!

  这是资质和悟性的差距!

  与此同时,

  他们身上也出现一种淡淡的金光,还有那种至刚至阳的气息,

  头顶也有一只淡淡的金乌,朦胧其形,

  虽然,这气息和金光都与苏恪的那些比之,差之太远,但,也预示着,这二人已经掌握金乌经,正是踏入到修仙的行列!

  二人突破之后,一并激动地喃喃自语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

  二人的这一声,直接将大殿旁边,一直在护法的张松溪三人惊醒,

  原本三人已经睡着。

  三人看向宋远桥二人,

  只见,

  在大殿微弱灯火的照耀下,

  宋远桥和俞莲舟身上,闪烁着一种金光,比之苏恪之前那种熠熠金光,如同舍利金光,要淡薄,

  但是,这光芒在这样的夜晚,在这样的昏暗灯光下,已经足够!

  整个大殿,被这俩淡淡的小金人,直接照的与之前不同,显得明亮无数。

  且这身上的淡淡金韵,跟苏恪身上的那种至刚至阳的气息,同种同源。

  缭绕无比!

  且大师兄和二师兄,现在的修为已经到了跟小师叔一样的境地,朦朦胧胧,更是让人看不透彻。

  这说明,大师兄和二师兄已经破了宗师境巅峰的瓶颈,正式踏入大宗师。

  这让人极其的羡慕!

  同时,又有之前的那种遗憾。

  他们师兄弟五人,这些年在境界上不得寸进。

  其实,他们都知道是什么原因,

  不得不说五人的资质比之师父张三丰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自认平庸也不为过。

  这些年,师父张三丰在外游历,也有一种心思,其实,就是在寻找一些奇物奇药,炼制出丹药,作为辅助的外物,帮着几人突破这种极限。

  去年,师父回归一次,有言语透露,这次外出游历,恐怕就会有收获。

  现在,大师兄和二师兄这样一举突破他们的桎梏,这让几人在羡慕的同时,在惋惜自己几人在不能修炼小师叔这套改进版的九阳功的同时,只能希冀师父早日回归,将突破因为资质产生的这种桎梏的希望,寄托在师父所说的那种丹药之上。

  ……

  “大师兄,二师兄,这金光到底是何奥妙?”殷梨亭好奇地问道。

  其实,就是在询问这所谓的改进版的九阳功的本质。

  “怎么说,……

  这是一种仙法!”宋远桥思索片刻之后,还是用仙术这个词来总结。

  “仙术?大师兄,你这吓人了!”

  “即是如此!并不过分!

  小师叔说是改进九阳功,其实,已经脱离了九阳功的范畴!

  与九阳功截然不同!

  已经是自成一脉,

  为什么要称之为仙术?

  就一个来形容,掌握这门神功,是可以掌控世间的灵气所在,并且可以将其引导入体,成为体内的炁!

  这难道还不是仙术?

  且这门神功,可以直接让人成就天人境,也是有法可循!”宋远桥认真地回答,没有任何开玩笑的成分。

  宋远桥这样说完,

  张松溪三人直接愣在原地。

  可以掌控灵气所在?

  将其纳气入体,成为身中炁?

  这?

  还可以让人有法可循直指天人境?

  我戳!

  小师叔竟然创造出这样的神功?

  真的是仙法?!

  ……

  “几位师弟,我劝大家可以修炼此法!不过,倒是要询问一下小师叔,看看他给的建议,毕竟之前他说要你们借鉴!”俞莲舟看着懵逼的三人,也是补充道。

  他的回答就是确认了宋远桥所说!

  “对了,小师叔呢?”宋远桥询问起来。

  “师兄,小师叔现在又钻进藏经楼里面,已经八天八夜没有出来了!”

  莫声谷将苏恪的行踪告诉宋远桥,

  宋远桥心神一凛,

  忽然,

  叹道:

  “我等不如啊!真不如!

  小师叔资质已经通天,还这样勤奋异常,试问这天下,何人有这样的心性?

  我坚信,小师叔总有一天会称道称祖!”

  其余人等,也跟着唏嘘,同样的感叹!

  ……

  清晨,

  苏恪从陈抟卧中醒来,又恢复了精神抖擞的状态,

  他没有任何蹉跎,

  又到了案牍前面,借着熹微晨光,继续阅览起那些剑法秘籍。

  一本一本的翻阅,

  九宫八卦剑法、八仙剑法、玄功剑法、龙华剑法等几种基础的剑术,

  苏恪用两天的时间阅览完毕,

  精通其中法门,

  隐隐中,苏恪心中已然有一种剑意存在。

  仿佛那种练剑十年的武者,十年之间,琢磨到的一丝剑意。

  紧接着,苏恪参悟神门十三剑,

  这套剑术,奇妙无比,剑术的精髓,都是将剑破之处,抵在人的神门穴上,

  是脱人手中剑的妙术,也是废掉人战力的妙术!

  苏恪有所悟,

  “剑是杀器!出剑必伤人!……”

  第三天,苏恪参悟纯阳剑法,传说中,吕祖的成名剑术。

  花费两天的时间,苏恪从参悟中醒来,

  看着蓬勃的阳光,穿透窗户,

  落在地板上,这光芒之中,那些平常不可见的尘埃,在此时,被这样阳光照射的现出原形,纤细毕露,

  苏恪结合吕祖的纯阳剑法之奥妙,无上正气之剑法,

  喃喃自语,

  “剑也可为世间照不平!剑虽十斤,可担世间万钧道义!”

  苏恪心中的剑意已经磅礴如河渠,照一轮明月在波光中!

  又花费两天的时间,苏恪已经在藏经楼十四天的时间,

  参悟透张三丰的本命剑法,太极剑法,

  苏恪醒来,双手寰转,一个阴阳太极,在苏恪双手舞动中出现,

  “原来师兄是已经参透了这世间的本源,大道的无定与定,世界之中,阴阳共存,阴阳共济!

  一呼一吸,一啄一饮,皆有定数,皆有联系!

  师兄的心境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

  苏恪感叹。

  同时,内心的剑意如长城!

  牢固不可摧!

  其中孕育着一种剑道!

  渺渺仿佛无迹!

  即使苏恪自己也未曾察觉。

  又是两天的时间,

  在苏恪进入到藏经楼第十六天的时间,

  苏恪参悟透太乙玄门剑!

  蓦然,

  苏恪迎着落霞,从参悟中睁开双眼,

  “我去!这是师兄于昆仑山见一处剑山,参悟的一种剑法,并未曾参悟透的剑法!

  是谪剑仙遗落人间的一道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