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混元功法

第四章:对症治疗法

  第四章:对症治疗法第一节疏肝法

  1.预备

  两脚平行,与肩等宽,双膝微曲,松肩,两手自然下垂,松静站立。舌抵上腭,似笑非笑,双目平视,心澄目洁。全身由上而下依次放松,将气沉入下丹田,开始意守。引丹田气经会阴穴沿督脉上升,至大椎穴,经两肩、两臂至两手劳宫穴。将身体重心移向左脚,右脚向前迈出半步,脚跟着地,脚尖上翘,对着树木(或木材、木器)。

  2.双回气

  两手转掌心向前,捧气似球,以肩为轴,从体前缓慢托起,贯入百会穴。张臂开胸,掌心向下,指尖相对,外导内行,将气导至膻中穴。

  3.排肝气

  两手平移至右胸前,沿身体右侧下导,意将肝气沿肝经,经右腿内侧导至右脚大敦穴排出(用意念将大敦穴打开,将肝气排给树木或木器);两臂导气至伸直后,翻掌心对树推出,意将肝气推入树木。然后,两手自然下垂。如连续作时,将两手下垂动作改为左右分开,向外画弧,绕至两胯,转掌心向前,再作排肝气动作。

  二、功理

  疏肝法是一种疏泄病浊之气的功法,不仅肝病、高血压病和肿瘤病患者也能够适用,而且一般人于生气动怒之后采用此法进行疏导,也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练此功法时,排肝气动作可连续做九至三十次,但所做次数必须是三的整数倍(如三、六、九、十二……)。三,即天、地、人,即三才。次数多少因人而异,以肝区舒适为度,不可过多。此外还应注意,疏肝动作只做右侧,将肝气从右脚大敦穴推出。练此功法后不要做收功动作,而是掉头就走,离开一定距离再练动功或站桩功等。

  第二节降压法

  一、功法

  1.预备

  两脚平行,与肩等宽,双膝微曲;松肩,两手自然下垂,松静站立。舌抵上腭,似笑非笑,双目平视,心澄目洁。全身由上而下依次放松,将气沉入下丹田,开始意守。

  引丹田气经会阴穴沿督脉上升,至大椎穴,经两肩、两臂至两手劳宫穴。

  2.捧气贯顶

  两手转掌心向前,捧气似球,以肩为轴,从体前缓慢托起,贯入百会穴。张臂开胸,掌心向下,指尖相对,外导内行,将气导入下丹田。

  两手平脐后自然分开,放到身体两侧,用意念继续将气沿两下肢导向两脚涌泉穴,入地三米。

  二、功理.

  降压法是供高血压病患者使用的治疗功法,动作非常简单易学,只是要注意掌握火候,必须适度,并要经常测量血压进行检查,血压正常后即不再做此功法。

  第三节点穴降浊法

  一、功法

  1.预备

  两脚平行,与肩等宽,双膝徼曲;松肩,两手自然下垂,松静站立。舌抵上腭,似笑非笑,双目平视,心澄目洁。全身由上而下依次放松,将气沉入下丹田,开始意守。引丹田气经会阴穴沿督脉上升,至大椎穴,经两肩、两臂至两手劳宫穴。

  2.提翅

  两手转掌心向前,掌指平伸,以肩为轴,从体前缓慢扬至与肩平(此时两臂与肩等宽,掌心向上。

  3.展翅

  两臂左、右分开成“一”字形(手心仍保持向上)。

  4.点肩井穴五指并拢,两小臂向耳侧折回,中指点向两肩井穴,意入肩井穴;松肩,松膝,意向两脚涌泉穴,留清排浊。

  5.合翅

  待涌泉穴有气感后,将小臂伸开,同时掌指伸平,恢复一”字形。两臂再向体前平移至与肩等宽(掌心一直向上)。

  6.双回气

  两手掌指放松,微曲,捧气似球,从体前缓慢托起,贯入百会穴。张臂开胸,掌心向下,指尖相对,外导内行,将气导入下丹田。

  7.收功

  两手平脐后,掌指放松,微曲,分别向左、右各约45度方向外推。与外推同时,突出尾闻,上身保持正直,鼻准对脐中。翻掌内收,指尖斜向相对,在下丹田前拢气抱球。松肩;提肛,两手向小腹收拢,距小腹约两厘米时,经两胯沿体侧自然放下,同时两腿立直。

  二、功理

  点穴降浊法在降全身浊气方面效果显著,同时还能治疗头部与上体的多种疾病,如高血压、面瘫、项背强痛等。点穴时需要注意,两手同时点两“肩井穴”,而且意念一定要平衡,否则会出现偏重现象,反会添病。降浊的次数也不可过多,因为此法亦称“大泻法”,所以要避免损伤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