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怒意

  第二十四章怒意景泰四年,日本国入朝进贡,使队到达临清,抢掠居民财货,明朝官指挥前往诘责,反而险些被殴打致死。

  “陛下,临清司官请求按大明法律抓捕殴打我朝官员的日本使者。”刑部右侍郎周瑄奏道。

  话音刚落,户部尚书陈循出列表言:“陛下,日本国乃是我朝藩属,此次发生这种事情定然也是事出有因,应该仔细调查清楚。”

  “陈大人何出此言?”周瑄反驳。

  “明明是日本使者抢夺在先,还殴打我朝官员,我们何错之有?”

  武青侯石亨奏道:“日本乃岛国,物资贫乏,其国民目光险隘短浅,故而日本使者到了我朝的国土自然收不住艳羡之心,抢夺之事在所难免。”

  “日本乃是小国,更是我朝藩属,若是因为此等区区小事就惩罚其使者,难免显得我大明胸襟狭隘,难容其他,日后不利于他国来朝。”

  大臣们辩论面红耳赤,朱见济在旁边听得那是满腔怒火。

  历史上中国的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秉持着“天朝上国”的顽固思想,故步自封,自以为是,现如今这日本都已经如此不知礼数,如此狂妄,竟然还想着对此视若无睹,无所作为。

  理由只是因为觉得对日本动手有失大国风范。

  真是荒谬!

  日本国就是一头狼,一头喂不饱的狼,谁强大它就向谁俯首称臣,落后和怯懦只会成为它觊觎的对象!

  景泰帝放下手中的奏本,沉思了片刻,开口道。

  “这事关我大明与日本国两国的友谊,不可轻易处罚,更不可失远人之心。”

  果然还是这样,朱见济紧皱眉头。

  “父皇。”

  朱见济正声开口。

  “如若不惩罚日本使者,恐难以安百姓之心。”

  景泰帝有些吃惊,看向身侧的朱见济,他还没有见儿子这样严肃过。

  可今日怎么………

  武青侯石亨见景泰帝有些犹豫,便开口道:“太子殿下年纪尚幼,不懂国家大事,更不知外交之策,还请陛下早做决断,早安使臣之心。”

  “住口!”朱见济紧握双拳,此刻被愤怒冲昏了头。

  这群愚昧不堪的官员,此刻只知道夸耀天朝上国的威严,却不知在往后的几百年中,日本将会将侵略的铁蹄,负藏着罪恶的欲望,将带血的记忆踏进华夏大地。如果自己没有穿到朱见济的身上,他也只能在回望过去屈辱的历史时,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

  但,现在他就是朱见济,是大明未来的皇帝,是热爱自己民族的华夏子孙,更是知晓未来中国悲惨境遇的人!

  他不允许,也不愿意让日本如此猖獗!

  “掠我百姓,欺我臣民,悠悠上下,莫不盼朝廷做主!”

  “可你们却要息事宁人!真是自欺欺人!助他人威风!”

  “此次伤的是我大明的百姓,践踏的是我大明的尊严!”

  “倭国区区一个蛮夷岛国,尚如此狂妄无形,大明怎能容下!”

  年幼的太子怒气冲冲的说出这些话,群臣惊的目瞪口呆,整个大殿静的可怕。

  “为倭国开脱者,简直侮辱历代先祖,愧对华夏后世!”

  石亨语塞,退一万步来讲,侮辱历代先祖他认了,可关后世什么事?

  不知道日本侵华战争的石亨,陈循等人虽是心有疑问,但在看到太子怒气正盛的样子,还是选择了闭口不言。

  看着寂静的大殿,反应过来的朱见济才意识到自己刚刚的反应有些太大了,对于那些不知道后世会发生什么的官员来说,肯定会感到奇怪,而且这也不符合自己现在孩童的身份。

  看着面面相觑的大臣,朱见济暗叫不妙。

  必须要赶紧补救…………

  短暂的头脑风暴后,朱见济对自己的老父亲落泪。

  “儿臣是突然想起夫子先前所教导要以民为重,方才听了日本国的所作所为一时间难以自持,口不择言,请父皇恕罪。”

  其实刚才景泰帝还在沉思刚刚儿子那一番怒意十足的话。

  本来还在思绪漂浮,但在看到儿子落下的豆大泪珠时,爱子心切的景泰帝连忙安慰。

  “无事济儿,你说的在理。”

  朱祁钰面色沉重,方才儿子的话点醒了他。

  随后面对众臣开口道。

  “诸位还有何要言?”

  群臣面面相觑,适才太子的那番话就好像给了他们一巴掌,现在谁还敢………

  “倭国不知礼节,狂妄自大,掠夺百姓财物,殴打我朝官员,现特准按大明法律将其抓捕。”

  “是………”众臣俯身领命。

  景泰四年十一月十九日,

  “济儿,多吃些。”

  景泰帝将儿子平日里最爱吃的羊肉烩移至朱见济面前,面上都是父亲的爱子神情。

  “谢父皇。”朱见济扬起孩童的笑容。

  皇后杭氏在一旁轻轻笑着,嘴角勾起的弧度虽小且克制,但心里也是真真的欢喜。

  “慢些吃。”杭氏柔声说着。

  朱见济闻言有些恍惚,抬头看了眼满脸慈爱的景泰帝和温柔的杭氏,心中颇有感触。

  历史上的太子朱见济于景泰四年十一月十九日薨逝,也就是今天。明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原本今日,留给景泰帝的,就只有儿子一副冰冷的尸体。

  这位大明的皇帝,也是朱见济的生父,将会体会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绝望,抱着儿子冰冷的尸体肝肠寸断。

  唯一的儿子走了,朱祁钰的希望也破灭了。在极致的痛苦与绝望之下,景泰帝生了一场大病,随后还要面临无嗣的巨大压力。

  因为无子,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悄然离逝,死后也不许葬入明十三陵。

  不过………

  既然他穿越成了朱见济,那这些必然不会再发生。

  大明的历史将会从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