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皇太子的生辰

  第十一章皇太子的生辰后宫。

  “我儿命苦,现在又被外放到漳州府,这可怎生是好?”

  一旁的孙太后面色愁容,满心挂念着自己的儿子。

  “祖母莫要难过,父亲会平安无恙的。”一直默默坐在旁边的朱见深开口安慰着。

  孙氏扭头看去,面前小小的人睁着大眼,明明才刚过五岁,却出乎意料的体贴,顿时心中又是一阵伤感。

  “来,来祖母这里。”孙氏将小孙子朱见深抱在怀里,怜爱的捏捏孙子的小脸,语气带了些温和:“深儿日后在这宫中要小心行事,无论如何都要保住自己的性命。”

  虽然朱见深才五岁,但毕竟是从小在深宫中长大的,已经有些明白祖母说的话了,乖巧的点头应着:“会的祖母,孙儿会保护好自己的。”

  朱见深尚且年幼,但因为有沂王的封号,故而被允许暂时留在紫禁城,而他的父亲朱祁镇,已被逐出了京城。

  次日一早,朱见济就在宫后苑遇见了沂王朱见深。

  “臣拜见太子殿下。”朱见深规规矩矩的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丝毫没有露出破绽。

  五岁的孩子却如此机灵,朱见济心中暗暗赞叹。

  其实历史上的成化帝朱见深在登基后也是有所作为的,最起码,比他父亲强了许多,而且他在登基后也承认了朱祁钰的皇帝身份,虽然只是为了政治需要和稳定人心。

  “起来吧。”朱见济挥挥手,也没有故意刁难。

  “谢殿下。”朱见深起身,但仍是低着头。

  “为什么一直低着头?你很怕孤吗?”朱见济开口说着。

  “没有,臣,臣不……………怕。”朱见深毕竟只是个五岁的孩子,即使从小耳濡目染,比同龄人懂得更多了些,但毕竟还只是个小孩子,遇事还是有些怯场。

  “孤也算你的兄长,日后见了面不必如此生疏。”

  朱见深听了一愣,睁着大眼睛疑惑的看着面前的太子,自己竟然被允许叫他兄长?但是祖母和父亲……

  朱见济见了觉得好笑,但想起自己现在也还只是个八岁的孩子,要是突然笑起来肯定显得很不正经,于是迅速换上了一副认真的神情开口道:“你父亲不算是明君,他差点毁了大明,被迎回紫禁城后还对孤下毒,被外放到漳州府是自然的事,但孤不会让父辈的恩怨延续到我们这一代。”

  “只要你安安分分的,孤就不会伤害你,你也不用每天提心吊胆。”

  说完,朱见济适时的转身离开,给这小孩子一点思索空间。

  他说可以让自己喊他兄长,还说不会让父辈的恩怨延续到这一代,朱见深慢慢的摸了摸自己的小脸,不断回忆着朱见济刚刚的话,他满脸呆愣,这个兄长看起来好像也没有很坏啊………………

  七月初二,是皇太子朱见济的生辰。

  以往只有皇帝过万寿圣节才会在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而此次景泰帝却特意下旨,准许皇太子在文华殿接受百官朝贺,并特意恩准太子可常服御门,不必穿繁琐的礼服。

  ‘‘万岁爷是真真心疼您的。’’郑平一边帮朱见济系上玉带一边说着,像这种隆重的场面一般都是要身着冕服,可冕服穿戴极为繁琐,一整套下来却也是十分有重量,景泰帝为了不让儿子受累,特意下了可常服御门的旨意,这份恩宠是明代建国以来独一份的。

  ‘‘玉带系的紧了些。’’朱见济实在是有些难受,出言提醒。

  郑平回过神来仔细一看,顿时惊得额头出汗,忙以最快的速度解开。

  ‘‘老奴万死,请太子爷恕罪。’’

  朱见济深呼吸了几下,缓过神来后挥挥手道:‘‘无碍,你还不至于落得个谋害储君的罪名。’’

  ‘‘太子爷……………’’郑平心中仍是惊魂未定,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我有这么吓人吗?朱见济心中无奈。

  ‘‘孤看你面色有些不好,这样吧,孤准你回去休息,今日就不用来伺候了。’’

  ‘‘谢,谢太子爷大恩。’’郑平赶忙谢恩。

  ‘‘把怀恩叫进来,让他伺候孤穿常服,其他的人都退下吧。’’

  郑平一愣,忙想开口劝阻,毕竟这怀恩是新来的太监,不知这太子常服是怎么穿戴的,这要是误了吉时,大臣们到了文华殿而正主却迟迟未到………………

  可眼见太子已经打定了主意,郑平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只得应了声:‘‘是。’’

  殿内的太监都跟着郑平下去了,不多时,怀恩就领命走了进来。

  ‘‘你来为孤穿戴。’’朱见济自己先动手把龙袍披在身上。

  怀恩一愣,随即低头应着:‘‘奴婢初来东宫,这些礼程不甚熟悉,还请殿下另命他人。’’

  朱见济听了却是摆摆手,语气中带着小孩子的任性,以及让人难以察觉的信任:“你这样聪明,肯定能为孤穿戴好的,孤信你。’’

  闻言,怀恩沉默了一秒,随后走上前,双膝跪在地上,小心翼翼的侍奉朱见济穿赤色圆领龙袍。

  青年神情认真,动作熟练简洁,流畅的似乎像是做过千万遍,亦或是在心里已练习过多次,没一会儿就侍奉朱见济穿好了龙袍,随后是玉带,金丝玉靴。

  最后,怀恩双手为朱见济戴上了乌纱翼善冠。

  做完这一切,他像是完成了什么重大的使命,暗自呼出了一口长气。

  ‘‘这就是你说的不熟悉?你做的可是比老太监都要好的多。’’朱见济满意的看了看自己的衣服。

  ‘‘奴婢自知愚笨,就私下里向郑大人请教了一番,这才勉强能侍奉殿下。’’怀恩还是跪在地上,面色如常的回应着朱见济,并没有像别的奴才一般,得到夸奖后就喜不自禁。

  ‘‘你还蛮机灵的,行了,你先下去吧,孤自己准备准备就要动身了。’’朱见济摆摆手。

  ‘‘是。’’怀恩领命而去。

  其实朱见济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在这么重要的日子让一个没有经验的新人来为自己更衣,他之所以放心大胆的让怀恩来服侍自己,可不是单纯因为信任。

  朱见济注意到,每每郑平在为自己穿戴时,怀恩虽然暂时没有资格参与,但每次都是站在一旁认真观察,像他这样的人,怕是早已将穿戴流程熟记于心,正因为这样朱见济才放心的让怀恩来帮自己穿戴,趁机说相信他之类的话,还能猛赚一波好感。

  别问,问就是攻心计第二弹。

  而那怀恩,明明是自己暗中观察才学会了穿戴流程,却要把功劳都推给郑平。

  真不知道是该说他品行谦让还是说他傻。

  小太子有些无奈。

  辰时,朱见济在文华殿接受朝贺。

  阶下的百官乌压压的站了一片,要是普通的八岁孩子站在这么多人面前肯定会害怕怯场,但朱见济心智为成年人,看到众人朝着自己膜拜,他只感到兴奋。

  那么多人想往高处走不是没有理由的。

  这当太子也太爽了吧。

  百官朝贺站在第一位的是宁阳侯陈懋,作为唯一一位仍然在世的靖难功臣,他站在此处也是景泰帝特意安排的。

  ‘‘祈愿太子殿下玉体安康,安宁康泰。’’

  ‘‘祝愿我大明国本稳固,储君万福。’’

  百官齐齐祝愿,声音响彻整个宫殿,但朱见济面不改色,处之泰然,这让群臣着实一惊,都以为皇太子顽劣调皮,不喜读书,没想到小小年纪却有如此胆识气魄。

  看来谣言不可信啊,这是在场所有朝臣共同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