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组建东宫幼军

  第十四章组建东宫幼军“父皇听你的言辞文学了许多,看来,最近没有荒废学业,读的书是读在了实处。”

  景泰帝很是满意,已经决定好了要给所有的东宫属官都增加俸禄。

  朱见济回过神来,刚才光想着感动景泰帝了,一时间差点忘记自己还是个八岁的孩子,于是瞬间露出童真的笑容。

  “儿臣一直谨记父皇教诲,读书时分外努力。”

  “好。”朱祁钰很是欣慰。

  见景泰帝高兴了,朱见济趁机状似不经意的开口。

  “儿臣近日了解宣宗章皇帝御驾亲征,弘扬大明国威的事迹,心中十分敬仰,日后也想上马驰骋,做皇家将帅。”

  先皇考?御驾亲征?

  朱祁钰震惊的看向自己年仅八岁的儿子,似是不相信这话是从朱见济嘴里说出来的一般。

  御驾亲征并不稀奇,但这事风险极大,连自己都不敢轻易尝试,可儿子却……

  要是效仿太祖太宗,自是天下幸事,可若像朱祁镇一般,莽撞糊涂…………

  想到土木之变,明军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勋亲大臣死伤数十人,国力削弱,元气大伤。

  朱祁钰见儿子满脸兴奋,实在不忍心伤了他的自尊心,决定先夸一夸。

  “济儿,有这样的志向是对的。”

  “但………”

  景泰帝刚想再说些什么,却被自己儿子的话打断。

  “儿臣要上马杀敌,把瓦剌打的落花流水,叫他们不敢再觊觎大明的国土。”

  朱见济挥挥小胳膊,一副下一秒就要上阵杀敌的模样。

  景泰帝沉思良久没有说话,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一旁的杭氏心中焦急万分。

  济儿最近也不知是怎么了,以前只是调皮,而现在却像是着了什么魔,连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该说都不知道了,这种国家惨败的战事怎么敢在皇帝面前擅自提起?

  “陛下,济儿一时糊涂,不懂事,陛下莫要怪罪……………”

  “不。”朱祁钰挥挥手,打断了皇后杭氏的话。

  “济儿说的很对。”

  “身为朱家的子孙,自是要有血性。”

  “先皇考英武聪睿,亲帅大军击败蒙古兀良哈部,吾儿心有大志,勇武尚战,自是大明幸事。‘’

  “不过。”

  朱祁钰停住了话,拍拍儿子的肩膀道:“日后莫要做昏庸之君,无能之帅。”

  “儿臣自是要效仿父亲,为百姓着想,为大明谋利。”

  朱见济逮到机会又是一顿猛夸。

  朱祁钰面上笑意更甚,似是从儿子刚才的话得到了什么启发,冥思了一会儿,突然开口道。

  “父皇打算为你组建东宫幼军。”

  终于等到这句话了!

  也不枉他想方设法的往朱瞻基身上引。

  朱见济之所以多次提到明宣宗,是因为永乐帝朱棣在朱瞻基尚且还是皇太孙时就为他组建幼军,而朱瞻基自己,也是为太子朱祁镇创建了东宫幼军随侍,可以说,朱瞻基就是东宫幼军随侍的代言人。

  “真的吗父皇?!”朱见济佯装很是惊喜的样子。

  “君无戏言。”

  朱祁钰摸摸儿子的小脑袋,语气温和了些。

  皇后杭氏看着这父慈子孝的一幕,心中却是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朱祁钰毕竟是天子,他的心思最是捉摸不透。

  但愿济儿能一直承蒙皇帝的爱子荣宠,杭氏在心中默默祈祷。

  景泰帝为太子朱见济组建东宫幼军的事很快传遍了朝野,朝中的一些大臣虽是有些不愿,但碍于这组建东宫幼军之事已有先例,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朱祁钰下旨,命太子太师宁阳侯陈懋,武清侯石亨,太子太傅安远侯柳溥,兵部尚书于谦等人,选拔京卫武职舍人5000人以备东宫随侍,并要求入选幼军的随侍人员,年龄必须在十到十五岁之间,身体健壮,体质俊伟。

  一时间,京师震动,人人都知道皇帝要给太子组建东宫幼军随侍,都挤破了头皮想让自家的儿子入选,毕竟这是东宫随侍,那陪护的是皇太子朱见济,日后大明的皇帝,要是同太子关系较好,那等帝位易主之时就是全族的腾达之日。

  “济儿,这若是只在京师选拔,难免有些险隘了些,不如将选拔对象扩大到南京和诸卫,这样挑选的范围能够更大,选出的幼童也更为优秀。”

  朱祁钰问着儿子,这是为朱见济挑选人才,景泰帝自是希望入选的人员是全国的精英。

  “若是将选拔范围扩大至南京以及诸卫,则那些入选的少年会因为年龄幼小而不能独立生活,到时还要准备船只,口粮,甚至还要他们的父母也随军到京城,如果那样,岂不是因儿臣一人之事而误了全国生计?”

  “父皇治国辛劳本是不易,儿臣又岂能再添烦扰。”

  朱见济看似乖巧的为景泰帝着想,其实心里也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这只在京城选拔虽说范围小了些,但入选的定然都是名门之后,将门之子,况且家族势力都在京师,到时更利于自己掌控局面。

  “济儿,你真是长大了不少。”景泰帝不知道儿子的真实想法,不觉眼中已泛着晶莹。

  朱祁钰自幼不得父亲朱瞻基的宠爱,连皇子身份都是宣宗死前才承认的,同样都是皇子,可受到的待遇却是千差万别。

  “儿臣是父皇的儿子,自是要为父皇分忧。”

  朱见济瞪着水亮亮的大眼,无比认真且坚定的说着。

  也不知道是哪个词莫名戳中了景泰帝,朱祁钰心中五味杂陈,先皇考曾是大明的皇帝,是万千百姓的君主,是朱祁镇的父亲,也是对他漠不关心的生父。

  自己的遭遇不能再发生到济儿身上。

  “父皇打算在明年初为你行加冠礼,济儿,你是怎么想的?”

  朱祁钰询问儿子的意见。

  其实古代行加冠礼一般都是男子二十岁时举行,但明朝太子冠礼一般都举行的较早,况且朱见济不仅是皇太子,更是朱祁钰的独子,所以朱见济的加冠礼尤为重要。

  “儿臣自是愿意的,儿臣也想早日长大成人,为父皇分忧。”

  那不得赶紧长大?

  要是一直都是这小孩子模样自己还怎么实现抱负?

  朱见济心中默默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