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排布职司?公孙瓒赴辽东主事!

  第64章排布职司?公孙瓒赴辽东主事!拥兵万余,

  试问天下间,谁能匹敌?

  嗯?

  确实还有!

  念及坐拥数十万控弦之士的鲜卑,青安脸上闪过一丝期待之色。

  只盼公孙瓒那里能有所建树!

  只要妥善经营辽东三郡,确保粮草供应充足,那么横扫中原的日子指日可待!

  此刻,辽东之地,

  襄平城中,

  承载着青安深深期许的公孙瓒,正在整饬麾下那三万兵马。

  按原先青安的布置,各郡应配置兵马一万余,其中包括八千步兵和两千骑兵。

  然而在公孙瓒看来,

  唯有将所有骑兵集结一处,方能最大程度地展现其战斗力。

  故而,

  甫一上任,他便将另两郡的骑兵悉数调来。

  如此一来,

  他麾下便拥有八千步兵(步兵未做调动)以及六千骑兵。

  然而,喜悦尚未散去,骑兵带来的消息却令他紧锁眉头。

  “你的意思是,玄菟郡方向有高句骊骑兵侵扰边境?”

  “正是!”

  前来汇报的骑兵笃定地点点头,言辞肯定:

  “虽未明确打出旗帜标识,但从面目特征判断,与郡内的高句骊族别无二致。

  况且,

  无论是汉族百姓还是其他异族群体,在玄菟郡均遭受抢掠,唯有高句骊族安然无恙。”

  “可恨至极!”

  听完骑兵的汇报,公孙瓒脸色阴沉。

  这便是高句骊赠予他的上任“礼物”吗?

  看来,他还得好好“感谢”一番!

  不过,

  如今初临辽东,还是先拜会一下当地实权人物为宜。

  “走!”

  “我们先进城!”

  向传令兵摆了摆手,公孙瓒率亲卫先行出发。

  身后,

  三千弓骑兵与三千大汉铁骑紧跟而上。

  再之后,

  四千重装步兵与四千刀盾兵如长龙般迤逦前行。

  如此浩大的军阵出现在城下,襄平城内自是迅速察觉。

  战鼓隆隆,

  临时拼凑的一千郡兵颤颤巍巍登上城墙。

  其中,

  一位满头华发却精神矍铄的老者,正紧皱眉头凝视着城下的大军。

  “你们究竟是何人?”

  “哦?”

  听到老者声音洪亮有力,公孙瓒笑容可掬地回应:

  “我是辽东公孙瓒,受幽州刺史之命,前来接手辽东三郡事务!”

  “原来如此!”

  本就觉得公孙瓒并非敌人的老者,示意旁边之人放下吊篮。

  “公孙大人,当下局势复杂,仍需我等确认身份属实!”

  “无碍!”

  公孙瓒从容不迫地笑笑,示意亲卫将他的印信和委任状递过去。

  公孙瓒所任之职,并非郡守或都尉,而仅是一位刺史府内的长史角色。

  这职位论其性质,可谓大可小也,完全取决于刺史本身的权势高低。

  若刺史位高权重,则他这位长史自然会受人敬仰推崇。

  然而,倘若刺史软弱无力,那么不仅难以受到他人尊崇,

  即使下级郡守愿意接见,也已是极为给面子的事情了。

  如今的青安究竟是否强势?

  老者心中并无定数。

  但当他瞥见城下整齐肃穆的骑兵队伍,便自觉明智之举便是审慎行事。

  毕竟,刺史的实力尚不明朗,但这支部队显然不容小觑。

  想到此处,老者立即示意仆从开启大门,亲自率人出迎。

  “鄙人公孙昭,现任襄平县令,拜见公孙大人!”

  第六十七回辽东攻略?哗变!李秀宁的不满

  辽东县令府邸之中,

  高位上的公孙瓒正在与下座的公孙昭谈笑风生。

  虽同姓公孙且皆曾在辽东属国驻留,

  两人此前未曾谋面,交谈起来却也甚是愉快。

  作为本地颇有影响力的家族之一,公孙昭向公孙瓒引荐了几位军中豪强,并笑言:

  “伯圭兄,何不今晚在府中设宴,大家欢聚一堂如何?”

  “此事暂且不急。”

  公孙瓒挥手打断了公孙昭安排晚宴的提议,反问到:

  “县令大人,不知这些地方豪门与异族是否有交集?”

  闻此问题,公孙昭脸色微变,笑容瞬间消失。

  “怎会没有?单说这襄平城内就有几户人家如此。”

  “果真如此?”

  面对公孙瓒似乎有些质疑的态度,公孙昭无奈摇头回应:

  “能在边陲之地成为望族的,哪一家能离得开与异族的交往呢?

  只是遗憾,

  辽东三郡的郡兵实权掌握在他们手中,无人敢于多言罢了。”

  “那么县令大人您呢?”

  尽管心中已信了大半,公孙瓒仍谨慎地追问:

  “能够与这些豪门和睦相处,公孙大人就没有介入其中吗?”

  “嘿嘿~!”

  公孙瓒话音刚落,公孙昭即刻发出一阵充满不屑的冷笑。

  “我公孙家世代为官,曾担任郡守乃至位列九卿者,不知凡几!

  岂需与那些蛮夷沆瀣一气?”

  “这……”

  公孙昭这番豪情壮志的话语,让公孙瓒一时语塞。

  原来县令大人竟出身名门世家,

  难怪!

  不论能否位居九卿之列,单是郡守一年的俸禄收入就足以让他们享用不尽。

  “原来县令大人乃名门之后,伯圭失敬了!”

  公孙瓒起身向公孙昭微微行礼,而后神情严肃地表示:

  “身为汉室子民,却不思报效国家,反而与异族相互勾结。”

  “县令大人,伯圭认为,这些人应当付出代价!”

  “嗯?”

  当公孙瓒提出建议时,公孙昭表示了深度赞同。

  然而,当他思索起现今辽东郡守的情况时,不禁蹙眉说道:

  “现今郡守背后的田家势力庞大,他们正是掌控辽东马匹交易的最大商贾……”

  “这真是再好不过了!”

  话音刚落,公孙瓒的眼眸瞬间闪烁出光芒。

  马匹商人确实宝贵!

  纵然如今已拥有了六千精骑,又有谁能轻易满足于现状而不希冀更多呢?

  只是那郡守的问题颇为棘手!

  先前青安虽授权他统辖辽东三郡,并言明若有不服从者可直接处置,但现在的问题在于,若真将郡守除去,又该由何人接任此职?

  他亲自担任?

  不可行!

  撇开他对太守之位并无热衷不说,历史上哪曾有过三郡总领转而屈居一郡太守之位的道理?

  眼前这位公孙昭倒是个人选,但他们相识不久,信任尚待建立。

  想到此处,

  公孙瓒并未急于做出决定,而是笑容满面地起身告别:“县令大人,既然如此,伯圭先行一步,先与郡守沟通一番。”

  “此举合情合理!”

  公孙昭心中虽略有失落,但仍起身恭送出府门。

  “伯圭,如有任何需求,直言无妨!”

  “多谢县令大人!”

  面对公孙昭诚挚的善意,公孙瓒亦不加推诿。

  至少目前看来,双方交往甚为融洽。

  正当公孙瓒在辽东调查情报之际,幽州针对乌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