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康平村养伤

  第十五章康平村养伤

  杜大队长从通讯员手里接过一盏马灯,他举着喊了一声:“孔令生,张杰到这边来!”

  “有。”

  两个中队长答应着跑过来。

  “孔令生,你们中队抓紧打扫战场,天亮前转移。看看东墙外扔手榴弹的是谁?真是好样的!我要为他请功!”杜大队长对孔令生说。

  “是。”孔令生答到。

  杜大队长又说:“缴获的武器清点后,拨出五支枪以及部分子弹给乡政府,粮食带走一部分,剩余的分给来拆炮楼的群众。”

  “是,我马上办。”孔令生答到。

  杜大队长对张杰说:“张杰,给你两个任务,一,派人顺着公路去东西两个方向通知设伏的二中队和四中队,拂晓前撤出伏击地点,到东面时把冯支队长接过来;二,派人去桃山口向王政委报告这里的情况。”

  “是。”张杰转身去了。

  一中队分头打扫战场,把俘虏集中在操场上,登记姓名和家住哪里。李民生副大队长给他们讲明抗日政策,有愿意参加八路军的留下,其他的遣散,路远的发给路费。

  孔令生打着手电筒在东墙外的废墟旁找到李鲁,发现他半截身子被埋在泥土中。

  他扒开泥土,抱起李鲁,使劲呼唤李鲁的名字:“李鲁,李鲁你醒醒!”

  李鲁没有答应,他还处在昏迷之中。

  孔队长用手电筒照着检查李鲁的伤情,看到左肩流出的血染红了前胸后背的军装,左胳膊全是血,帽子上也有血。

  他把耳朵贴在李鲁的胸膛上听了听说:“还活着,太好了!”

  他说着用手电筒朝炮楼那边照了照,喊到:“来人,把担架拿过来。”

  一会,何山带着两个担架队员跑过来,把李鲁抬上担架。

  孔令生对何山说:“你赶快找卫生员给他检查包扎一下,再就是带两个战士一起把所有伤员送到王家庄。”

  “是。”何山答应一声,扶着李鲁的担架向路边走去。他一边走一边抓住李鲁的手不住地喊:“李鲁,你醒醒,你听见吗?”

  李鲁没有反应。

  来到路边,何山让卫生员给李鲁检查包扎了伤口。

  没等包扎完,何山急着问卫生员伤的怎么样?卫生员边给李鲁包扎边说:“左肩膀中了一枪,头上有擦伤,流血多了,现在还昏迷。”

  何山见伤员都集中到这边来了,就带着担架队返回王家庄。

  这次战斗共打死打伤二十多个敌人,俘虏二十人,伪军中队长孙广富被炸死。缴获轻机枪两挺,步枪四十多支。子弹手榴弹十余箱。粮食一千多斤,白面二十余袋。

  按照杜大队长的指示,孔队长分出五支步枪和五十发子弹交给李乡长,又分出十袋白面和六七百斤粮食留给李乡长带来的群众。

  清点我军伤亡情况,一中队三班长孟庆法牺牲,李鲁和另外两个战士负伤。

  三班长是被炮楼里扔下的手榴弹炸成重伤的,弹片从他的左腹部穿过,伤及内脏,失血过多牺牲了。孔队长让战友们抬上孟班长的遗体一起返回驻地。

  李乡长带来的一百多人,分头拆掉各个平房的屋顶、门窗,推倒屋墙,又拆掉剩下的半边的炮楼,把这里变成了平地。

  二中队在黄家集东面三里地的公路上设伏,这里距离林桥伪军的据点只有四五里地。敌人增援黄家集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在这里挡住来增援的敌人,给我军拔掉黄家集据点争取充裕的时间,是整个战斗的一个关键环节。冯支队长不放心,随二中队来到设伏地点。

  二中队队长王长才是个老八路,是冯支队长从主力部队带过来创立八路军圣山支队的一名骨干。他参加过多次战斗,有战斗经验。他在伏击地点设了一个口袋阵,把两个班放在公路上正面阻击敌人,挖断公路修筑工事,锯下公路边上的几颗杨树横在公路上。又向前推进五十米,在公路两边成交错状各摆开一个班,形成一个口袋阵。

  凌晨两点,东面林桥据点的敌人果然前来增援。三十多个伪军沿着公路慢慢腾腾向黄家集这边走来。

  他们小心翼翼,派出三个尖兵走在前面。当尖兵发现公路上有障碍物时,急忙转身向后跑去。

  “打!”王长才喊了一声。

  “啪啪啪。”“轰隆,轰隆。”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

  敌人的三个尖兵中弹倒地,后面的敌人也有几个倒下,其他人掉头就跑。王队长带领战士们追了几百多米,看看敌人一直向东面逃跑了,就停止追击,打扫战场返回黄家集。

  在西面六里外的候家岭下的公路上,刘教导员带领四中队在这里设伏,他们的任务是伏击县城方向来增援的敌人。

  一直等到拂晓,县城的敌人也没过来。四中队按计划在拂晓撤离。

  桃山口的战斗也进展顺利。王政委带领二大队的三个中队在天黑后包围了桃山口据点,零点开始行动。

  一中队担任偷袭任务,另两个中队担任主攻。行动一开始,一中队的战士翻墙进入据点的院子,敌人没有发现,战士们分头行动,一边摸向炮楼门口,一边从里面打开大门。敌人仍没有发觉,摸向炮楼的战士们迅速从内部占领了炮楼。其他的战士堵住几个平房的门口,破门而入,很快缴了敌人的械,整个战斗没发一枪就结束了。

  李鲁醒过来时已是早上六点多了。担架队把他和另外两个伤员抬到王家庄后,医生在给他清洗伤口时,剧烈的疼痛刺激他醒过来。他咬着牙,憋住气,用右手抓住担架的木框,以减少疼痛。一直坚持到清洗包扎完,他长长的出了口气,用微弱的声音问医生:“医生,我的伤不要紧吧?”

  “还好,左肩膀上中了一枪,没伤着骨头,左耳朵上被石头砸了一下,把头皮蹭下一块。真是万幸啊,如果在正一点,就没命了。你失血多了,所以昏迷这么长时间。”

  医生说完,又去忙了。

  李鲁觉得身上盖上了棉被,暖暖和和的,好像小时候娘抱着坐在独轮车上,一颠一晃地往前走,他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担架队抬着李鲁和另两个伤员出了王家庄向东南走去,重伤员要送到军区医院,轻伤员就近分散到群众家里养伤。

  抬着李鲁的担架向东南走了七八里路,来到一个叫康平的小村子。李鲁被安排在一个老乡家里养伤。这里是抗日根据地,部队和县委对伤员在村里养伤都做了安排,医生隔天来一次巡诊换药,李鲁在这里觉得踏实多了。

  八路军打了一个大胜仗,连着拔了敌人的两个据点。这个消息在周围各村传开,老百姓交口称赞:八路军会打仗,二鬼子个个都是熊包,别看他们平日里作威作福,一遇上八路军就草鸡了。

  各村抗日热情高涨,参加八路军和民兵的人多了起来,部队和地方抗日武装都得到扩大。

  正是丰收时节,各村联络好排队抬着吃的喝的来慰劳自己的队伍。

  李鲁养伤的康平村,南依大青山,北朝泗河走廊。村子依山而建,一条小河自南向北经村西头蜿蜒流向泗河。山清水秀,村里有八十多户人家,是个抗日模范村。

  房东孟大爷是村里的老党员,儿子孟刚是民兵队长,一家人把李鲁来家里养伤看成是天大的事。孟大爷跑遍村里找来一只正下奶的山羊,每天三次挤奶喂李鲁,孟大娘变着样做好吃的让李鲁吃下去。

  孟刚早就认识李鲁,前一阵子刘教导员带着李鲁来村里开会,接送都是他们民兵队的任务。他当队长自然要跑在前头,那时候他就对李鲁很羡慕,他给民兵们说:“八路军里有一个说话有点‘咵’的年轻人,教导员让他讲话,他能说出一大堆抗日的道理来,真有本事。”

  这些话,他给爹娘和村里的好多人都说过。

  没想到,这个年轻人这回来自己家里养伤了,孟刚心里想,这次可要好好照顾这个有本事的人,等他好了,让他多给民兵队讲讲革命道理。

  孟刚想着给李鲁增加点营养,带上土枪上山打猎。

  第一次打到一只山鸡,让娘煮了给李鲁吃。第二次打到一只兔子,炖熟了让李鲁吃了两天。

  孟刚没过门的媳妇张桂兰也过来帮助照顾李鲁,她是村里的妇救会长,人长得俊俏,心灵手巧。

  她来帮着婆婆做饭洗衣裳,还跟着医生帮忙给李鲁换药。一家人细心侍候李鲁,使李鲁的伤口愈合的很快,七八天以后,李鲁精神好多了,说话也有力气了,他自己能下地在院子里走走了。

  孟大爷一家看到李鲁身体好的这么快,高兴得不得了。

  一天上午,何山陪着医生来看李鲁,他带来了一挎包战友们捎给李鲁的东西,有毛巾,洋胰子,几本书,还有两个铁盒罐头。

  何山说;“罐头是杜大队长和刘教导员让我带来的,是缴获敌人的战利品,其他的是孔队长和同志们的心意。”

  何山又说:“大家都想来看你,大队领导就让我代表啦,这次战斗你表现勇敢,支队给你记功一次。”

  李鲁说:“我打仗没经验,中了枪,给部队和老乡添了麻烦,这个功给别人吧!”

  何山笑笑说:“这是组织上对你的表彰,就不要推让了。再就是这次战斗三班孟班长牺牲了,组织上决定让我去三班当班长,四班长由你来担任,孔队长让我告诉你。”

  李鲁听后先是一愣,随后说;“我参军时间短,还是让老同志当吧!”

  何山笑着说;“这个不能推让,要服从命令。你好好养伤,争取早日归队。”

  说着,何山招呼孔医生过来给李鲁换药,孔医生解开李鲁左肩膀上的纱布,清洗了伤口,然后换上药。他说:“头上的伤口已经好了,肩膀的伤口也渐渐愈合了。只是你身子太弱,要好好恢复。别着急,这就算好的快得啦。”

  李鲁听了很高兴,他谢过孔医生,问多咱能归队?

  孔医生说:“看你恢复的情况,再过七八天吧,到那时再看看!但是左胳膊不能使劲。”

  李鲁听了很高兴。

  孔医生接着说:“我行医二十多年,看过不少外伤,给八路军看伤员还是第一次。俺没有麻药,那天清洗伤口,都没有止疼药。看这个同志疼的那样,我都下不了手,他咬着牙挺过来,没喊一声疼。真是关公在世啊,好样的!”

  “过奖了,过奖了,多谢孔医生!”李鲁连连摆手。

  送走了何山和孔医生,李鲁觉得身上轻快多了。想到再过几天就可以归队了,心里高兴起来。又想到当班长这件事,还是有压力。唉!只能边干边学了。

  他正在想着心事,听到孟刚回来了,急忙喊了一声:“孟刚兄弟,回来啦?”

  “回来啦!我把何班长他俩送到北寨门外头,何班长非让我停下,我就回来了。”孟刚边说边走到李鲁跟前。

  李鲁说:“兄弟,你有空吗?我想出去走走,你能陪我走走吗?”

  孟刚说:“有空,哥你太客气了,我这就陪你出去走走。”

  两人沿着村里的大街向北寨门走去,不一会就来到圩墙边。孟刚搀着李鲁沿圩墙台阶拾级而上,来到圩墙顶上。

  孟刚一看李鲁已经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他心疼地说:“哥,你累着吗?趴在垛口这里歇歇吧!”

  李鲁说:“不要紧,只是觉得没力气。”

  两人趴在圩墙的垛口上,向北眺望。遍地的庄稼已经泛出金黄色,有的地里已经开始收割。远处一条绿色的长带,由东向西蜿蜒伸展,像一道屏障把泗河走廊隔开。那就是泗河两岸的柳树和沿河而建的滋临公路边上的杨树。

  再往北,就是连绵起伏的大山。李鲁知道,山那边就是鲁中抗日根据地。

  回转身来,大青山巍峨屹立。

  向两边看,山峦起伏,绵延数十里,一眼望不到头。山那边也是抗日根据地,而眼前这个小村子,正好处在根据地的边缘。

  环视眼前的康平村,高高的石头圩墙紧紧裹着这个小村子。孟刚说:“圩墙建了几辈子人了,过去是挡土匪,现在挡日本鬼子,不过,真鬼子倒是没来过,二鬼子来了两次,都被我们打跑了。”

  孟刚说话的语气带有几分自豪。

  李鲁说:“是啊,二鬼子不紧打,他们中很多人都怕死,再说,他们来的目的多数是为了抢东西,不是为了占领这个地方。”

  孟刚说:“我们就二十多条枪,一半还是土枪,再就是这些圩墙只有北门这里坚固,其他三个门的墙垛都又小又窄,真打仗时上面站不了几个人。还有,连接四个门的圩墙,高低不齐,多是百姓自己家院墙。”

  李鲁仔细观察后说:“咱们这个寨圩子,抵御小规模轻武器的进攻,是可以抵挡一阵子的,如果是有重武器,规模稍大一点的进攻,是撑不长时间的。”

  他沉思一会说:“我有两点建议:一是对薄弱的圩墙要加固,尤其是四个门,可以在里面再垒起一层垛子,射击垛口要加高;二是如有大一点的进攻,要组织群众从南门撤出转移到山里去,减少群众伤亡。”

  孟刚听后说:“哥,你说的有道理,我一定给党支部汇报,秋收后就开始加固圩墙。民兵队也要有一两个打防御战的方案,你帮我出出主意。”

  李鲁说:“我一定尽力。”

  孟刚说:“哥,等你再好好,有了力气,给咱民兵队讲一课吧,让我们也提高一下。”

  “好,只要你们愿意听,我随时都可以讲。”李鲁痛快地答应到。

  孟刚高兴的说:“太好了,哥,先给民兵队讲啊!桂兰她们还要你先去妇救会讲呢,我一定抢在她们前面,说好了啊!”

  李鲁笑了笑说:“行,总要有一个先来后到么,再说,桂兰还没说吗!”

  两个人边说边走,一会来到村子东头的寺庙前。

  李鲁看见眼前的几棵古柏和两棵大银杏树,不仅想起自己的家乡来。他对孟刚说:“我们村里也有这样一座寺庙,也有参天古柏,庙前面也有一个大场子,寺庙后院是学校,我在那里教了半年的书。”

  “噢,怪不得哥知道这么多,原来哥还是一位先生啊,那更要多给我们讲讲外面的世界了。”孟刚羡慕地说道。

  李鲁摆了摆手说:“好好,一定讲,放心吧。我是教小孩子的,给你们民兵在一起,就不要这么客气了,我要向你们学习东西的多了。”

  他看了看寺庙,又说:“我看到眼前的寺庙,就想起了教书。我盼着早日打跑日本鬼子,让孩子们能安心念书。”

  过了四五天,李鲁谢过了孟大爷一家,要回部队了。

  村里的乡亲们一直把他送到北寨门外,李鲁回过身来向乡亲们深深的鞠了一躬,眼含热泪摆了摆手,转身走了。孟刚坚持要送他到部队,李鲁也没再推让,两人一起朝王家庄走去。

  李鲁不敢回头,他害怕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哭出声来。

  十多天来,孟大爷一家人拿他当自己家里人,无微不至的关心,精心细致的照顾,使他转危为安,一天天好起来。他忘不了刚来孟大爷家时,自己虚弱得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孟大爷就睡在他身边。深夜还坐在他床前扇蚊子,孟大娘天不亮就做好了饭,端着碗一口一口的喂他。孟刚,桂兰,小弟弟二刚子,几乎天天跑前跑后围着他转。

  还有乡亲们的关心,今天这家拿几个鸡蛋,明天那家端来花生,核桃。

  邻居李大嫂是个热心人,天天跑过来帮孟大娘忙活一阵子。她会说媒,是桂兰和孟刚的媒人,还曾想着等李鲁伤好以后给他说个媳妇。当她听孟刚说李鲁有媳妇了,并且都快要当爹了,她感到很遗憾,好几次给孟刚和桂兰说这么好的小青年,要是当了咱村的女婿就好了。媒人没当成,她就把家的石榴,大脆梨送来了两篮子,让李鲁多吃点,好像这样才能弥补心中的遗憾。

  乡亲们的这些情意,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多好的乡亲们啊,我一定多杀鬼子,来报答你们。

  李鲁心里默默地想着,不由加快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