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恐怖悬疑 > 鬼话连篇

第21章:衙门

  跟在白鱼身后的李与义,没有这孙贼的风轻云淡,但凡有点风吹草动,他就会有把枪口转过去,确定没有危险,才会继续前进。

  这段路走的,盲人骑瞎马,走上三步,就要停上一步,心里都没有底,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白雪则跟在两人的后面,踮着脚尖走路,将强光手电高高地举过头顶,帮前面两个男人照亮前路。

  灯光的映衬之下,道爷一身松散的红袍,颇有古代浪荡才子的潇洒劲。

  他还从自己的百纳袋中,掏出小绿瓶半斤装的牛栏山二锅头,喝了一大口,高声唱了起来:“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道爷嘴里唱的就是好了歌,曹雪芹写在红楼梦,有传言说这首歌,是周颠和尚所做,在这里唱,倒是十分妥帖。

  八七版红楼梦实在太深入人心,李与义跟白雪小时候都看过,好了歌当然也听过,自然也能跟着哼几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李与义也心绪万千,从道爷手里要过二锅头,一口喝一两多,喝下去之后,感觉身体暖和了不少。

  这是酒精刺激了血管,加速了血液循环,才会出现浑身发热的情况。

  酒只有半斤,两个大男人喝完,就只剩下一个瓶底,想起跟白雪见面,她烟酒不分家的状态,就把酒瓶递了过去。

  白雪摇摇头,拒绝这番好意,她吃了一路的抗生素,这时候喝酒,纯是嫌自己命大。

  见这小妮子不喝,道爷抢了回去,一口全部喝光。

  李与义吧唧吧唧嘴,在一座距今八九百年,荒凉的古城中,喝着牛栏山二锅头,别有一番滋味,恐怕日后说出去,其他人一定当他是说大话。

  道爷耍完酒疯,就把二锅头的绿瓶子放到一旁木桌上,如果日后有考古队发现了,一定会很震惊。

  可又想了想,这样不太完美,于是从百纳袋中掏出纸笔,写上道爷到此一游,塞进瓶子里,又把盖子封好,才开心地离开。

  距离西时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得赶紧到县衙,不然就会让这帮王八蛋抢了先。

  李与义看了看桌面上的二锅头,心中称赞了一声艺术,便跟了上去。

  自古言,县城四扇门,衙门朝东开,县城四扇门好理解,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但这衙门朝东开,却有大讲究。

  易经云: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所以自周朝以来,华夏文明都是以北为尊。

  而且县衙的位置,是在十字街的正中央,这是千百年都没有变更过的。

  这里面既有国法,也有风水堪舆,是用王朝的气运,震慑天下鬼怪精灵,不让它们危害人间。

  道爷说了目的地,并没有说为啥要去,李与义只是好奇,但也没有多问,让白雪把强光手电关上,放进包中。

  三人只用一盏纸灯,绿火照出的路,也有点发绿,刚才的美感是彻底不复存在了。

  “一会儿进县衙,小心一点,无事老爷在里面,听说这老家伙被困在这里上百年,比老王八都能活。”

  “一起进来的王八蛋们,除了嗝屁朝凉的,应该全到了。”

  “弥勒教是狗皮膏药,沾上了,就甩不掉,除非你们了结这群疯子嘴里的命丝外,没有别的办法。”

  道爷看着衙门口的鸣冤鼓,对身后的两个白丁交代了几句,率先走到鸣冤鼓前,拿起鼓槌,对着鸣冤鼓就敲了下去。

  整座县城,都响彻着鸣冤鼓的声响。

  李与义甚至听到街角处有细微的脚步声,毕竟整座县城内一点其他声音都没有。

  “上古神兽也不给力啊!这帮王八蛋还没有死光,真踏马的海水不可斗量。”

  “走,去见青天大老爷。”

  道爷冷笑一声,便独自走进县衙中。

  李与义也收回目光,惊讶的发现,刚才还紧闭的县衙大门,现在门户大开,就跟白雪肩并肩地走了进去,但他心里思考着如何跟那位班仁若大师商量,解除他们之间的尘缘俗务。

  天底下县衙从秦汉开始,就都是一个样,其整体布局严格按照“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堂后宅、狱居西南,传统规制营建。

  一条中轴线上,分布着一堂,二堂,三堂,东西两侧配廊房,历朝历代都有没发生什么大改变,只有细微的改动。

  三人顺着甬道走了没有几步,就来到一处石牌坊前,这玩意叫戒石坊,这是古代官府衙门的标配。

  石牌坊正面镌刻着公生明三个大字,意思是为官公正,才能使政治清明。

  而背面镌刻着廉生威三个大字,意思是为官清廉,才能在百姓中树立威信。

  正反两面合起来,就是一则著名的官箴。

  在明清时期,每逢新知县上任,都要带领衙门属员到戒石坊行“拜牌”之礼,这是古代官场教育的一项固定仪式。

  但这玩意就是骗小孩子,没几个人当真,官字两张口,吃得自然就比小老百姓多。

  自古清官如凤毛麟角,贪官如黄河之沙。

  当不得真!

  当不得真!

  穿过戒石坊,便是县衙大堂了,它是县衙整个建筑群中最高大的一处。

  眼前这大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

  屋顶为单檐悬山顶,大殿屋顶,挺立在正脊两端的传说是龙的第九子鸱吻。

  因其生性喜欢吞火,人们常把它作为大殿正脊两端的吞脊兽,取灭火消灾之意。

  垂脊上的叫嘲风,传说中龙的第三子。

  生平喜欢在险要的地方东张西望,所以被安放在大殿垂脊两端,象征着吉祥,有消除灾祸的含义。

  艺术鉴赏中专门有一课,就是对中国古代官衙构建的解析。

  说实话,艺术,历史这类人文学科,读起来非常有趣,并不乏味,读完之后,既能重塑审美,又能增长见识。

  但这都属于屠龙技,拿到社会上,对于找工作一点用处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