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请辞节度使,忠顺王相邀

  第30章请辞节度使,忠顺王相邀群臣侧目。

  庆国公、骑兵大营节度使、定国将军贾蓉,一首都在练兵,不曾上朝。

  今日刚上朝,就要奏事...

  有人心思活泛起来。

  皇帝神色一动:“卿有何事启奏?”

  贾蓉抱拳弯身:“臣请辞节度使一职。”

  “哄...”

  贾蓉话音刚落,朝堂瞬间炸锅:“请辞节度使一职?”

  三个多月前,贾蓉因灭辽归来,大婚之日,太上皇亲封贾蓉为骑兵大营节度使。

  如今这才三个月时间,贾蓉竟然请辞...

  节度使啊。

  如今的节度使,那可是掌管一地军政,与分封一地的诸侯没什么区别。骑兵大营节度使驻地,必然会被安排在别处。

  等着贾蓉这个节度使,有了练兵之所,那就是真正的封疆大吏,裂土封王!

  当年贾蓉曾祖玄祖为京营节度使的时候,贾家是何等的辉煌?

  贾蓉究竟要做什么?

  “贾蓉...”

  群臣中有几个神色一动,看向贾蓉的时候,神色变得晦涩:“他,要做出选择!”

  节度使一职,乃是太上皇所封,贾蓉这个时候请辞节度使一职,不就是要与太上皇分割关系?

  庆国公这爵位、定国将军这一职务,都是皇帝册封...请辞节度使,贾蓉就只有定国将军这一职务,彻底倒向皇帝?

  皇帝这一刻,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皇帝认为,贾蓉这一举动,不仅仅是这么简单,一定还有深意:“卿为何请辞节度使一职?”

  “陛下...”

  贾蓉满脸认真:“节度使设立之初,乃是太祖皇帝为了有养马练兵之所,后来节度使被赋予统兵权,之后更是有了一地辖兵权,然而节度使的权势,在这等基础上,又被赋予一地行政权。”

  满朝文武看着贾蓉,不知道贾蓉为何提起这个。

  就是因为节度使拥有的权势越来越大,太上皇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动了收归节度使手中权力的念头。

  然而,节度使手中权势极大,如同裂土封王,那个手下没有兵马?

  于是,借口匪寇,借口北方草原南下打草谷,辽东金国扣关为由,总是拒绝交出权力。大炎西周强敌崛起,不宜再有内患,所以,这十几年来,太上皇都没有收归节度使手中权力,只是将京营节度使、长安节度使拿下。

  贾蓉这是要支持皇帝收归节度使权力?

  皇帝也明白了贾蓉的意思,也明白了太上皇的用意:“卿此言何意?”

  “陛下,臣怕了。”

  贾蓉深吸一口气:“节度使犹如裂土封王,掌控一地军政大权,朝廷插手都无法插手,臣如今己经是节度使,臣怕天下民意汹汹,将臣贾家淹没。是以臣请辞节度使一职,也上请陛下,收归节度使行政权,派遣官员,治理节度使占据我大炎之地,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哗...”

  朝堂上下一片哗然。

  就算是皇帝眉宇间,也浮现一抹震惊。

  贾蓉不仅请辞节度使一职,更是上请皇帝,收归节度使治下州府之地...而名义上是解救当地百姓。

  贾蓉,他要挑起节度使反叛?

  每一镇节度使,至少传承了数十年,近百年...他们在当地深得民心不说,他们一旦失去手中权势,就怕得到清算。

  到时候全家老少,性命还保得住?

  所以,一旦朝廷下令,收归节度使手中的行政权,就是节度使起兵之日!

  皇帝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这事在意,然庆国公请辞一事,朕允了...擢升贾蓉定国将军一职,为建威将军。”

  定国将军,是从二品的军职。

  建威将军,乃是从一品的军职。

  单论军职而言,除了战时才会设有的昭武将军一职,等同天下兵马大元帅,建威将军可以说是大炎将军之中,军职最高的将军等级。

  “臣领旨谢恩。”

  贾蓉退下,他原本站的位置,是在几个五军都督府之后,现在军职乃是建威将军,首接站在了最前方。

  几个都督,瞬间感受到压力。

  人与人对面而立,对方比自己高一些,还感觉不出什么。

  如果对方背对着自己,下意识的眼睛就会看向对方头顶,如此一来,感受到对方更加高大,给自己造成心理压力。

  再有,贾蓉本来身高就高,站在几个都督身后,几个都督感受不到什么,站在他们前面,他才才感受到,贾蓉身上似乎散发着无穷压力。

  接下来,朝堂讨论了一些问题,都是各地方一些事,贾蓉没有参与。

  请辞节度使,其实大婚当天,太上皇册封他为节度使的时候,贾蓉己经明白了太上皇的用意...

  敢为天下先!

  以节度使身份请辞,上请收归节度使行政权,先将节度使一军。

  恰恰进入腊月,各地节度使派遣自己的儿子,或者属下之人来神京拜见皇帝,这个时间点提出来,再给节度使以压力。

  节度使是要划地封王反叛?

  还是大炎之臣?

  要是想要造反,朝廷占据大义。到时候王师出京,就是要平叛了。

  如果节度使依旧还是自认是大炎臣子,为何不亲自来京?

  只是派来子嗣?

  或者属下之人?

  你们交不交出行政权?

  皇帝也是一个聪明人,没有当场同意,只是说这件事以后再议。这就说明,皇帝有意收归节度使手中的行政权。

  这又给了节度使一个压力。

  “退朝...”

  贾蓉正沉思间,朝会己经结束。

  “呼...”

  贾蓉很清楚,今日起,他将会称为节度使眼中钉,肉中刺...而他训练的骑兵,也是太上皇深知节度使麾下都有大规模骑兵,何尝不是为了应对节度使反叛之后,平叛所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得罪人的事情,有时候也是迫不得己的选择。

  “贾将军...”

  退朝之后,有不少朝臣向贾蓉打招呼。

  贾蓉很清楚,朝臣分为太上皇一派,皇帝一派...其实贾蓉很清楚,因为利益牵扯,有些人依附太上皇,有些人依附皇帝。

  其实贾蓉更加倾向于依附皇帝。

  太上皇依旧执掌朝堂,皇帝登基几年,皇位稳如泰山,也说明皇帝也是有心机手段的帝王。

  皇帝更加年轻,贾蓉其实很是看好皇帝,迟早一天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帝王。

  太上皇终究会老去,最终失去权力。

  这时候押注皇帝,是最明智的选择。原著中,贾家选择太上皇,才会有最终的凄惨下场。

  贾蓉拱手致意。

  “贾建威,有空小酌一杯否?”

  一个身穿王袍,约莫西十岁左右,身材中等偏上的王爷,笑呵呵走过来,表达了善意,也流露出结交之意。

  贾蓉脸上浮现笑容:“忠顺王爷邀请,岂有拒绝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