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广威将军回来了

  第8章广威将军回来了“陛下。”

  这天朝会,诸事商议完毕之后,兵部尚书奏道:“广威将军,率领本部兵马,押解辽国太后皇帝等贵族皇族,昨日己到泾阳县。”

  “哦?”

  皇帝精神一振:“贾蓉到了泾阳县,明日一早,即可抵达神京城。传旨大皇子,领文武百官,城北长亭迎功!”

  “我等遵旨。”

  百官迎功,大皇子代表皇帝出迎,这己经是极高的规格待遇。

  皇帝微微颔首:“朕,明日在含元殿,接受辽国太后、皇帝的朝拜。”

  “退朝!”

  众多大臣,也是莫名有些激动。

  大炎立国以来,还是第一次,有帝国太后、皇帝都被抓来的情况。这是载入史册的一天,这一天要是表现好了,可以名垂青史啊。

  怎么表现?

  吟诗一首?

  兴许可以!

  写文章献于陛下?

  于是,下朝之后,朝中大臣神京城中,到处拜访才子,寻找枪手。

  一时间,神京城很是热闹。

  广威将军,灭了辽国,抓了辽国皇帝与太后,一应皇族子弟,贵族,足足上千人,明日就要抵达神京城,一时间引起来很多波澜。

  百姓对于这种热闹,十分上心。

  毕竟不知多少年,才能有这么一次哇!

  百姓们,有很多闲来无事的,买一些吃食,早早的出城...

  神京城处处热闹。

  ......

  “蓉哥儿明日一早,就要到达神京?”

  荣庆堂中的欢乐氛围为之一静,随后贾母满脸大喜:“我贾家大功臣要回来了!”

  “老祖宗,这次蓉哥儿回来,我贾家兴盛有望。”

  王熙凤也是满脸笑意,贾蓉一向与她亲近,关系极好。按照关系而论,她的堂姐是贾蓉的母亲,她是贾蓉的堂姨母。

  再有家族关系牵绊,贾蓉崛起,王熙凤内心可以说非常高兴。

  贾家人脉极广,根据一些消息所传,贾蓉这次归京,爵位定然不低。

  这是大炎史上,第一次灭国,还是强国辽国。

  灭国之功!

  至少也是郡公,可能会是国公。

  要是国公,那可是比肩贾家两府两位开府祖宗:“这次,大皇子率领百官出城相迎,陛下含元殿接受献俘,我们也要去迎接啊。”

  “这是自然。”

  贾母笑呵呵的:“邀请理国公府等府老太太,我们一起去随着出城。”

  “唔,还有我的宝玉。”

  贾母很是高兴:“咱们不能要以后蓉哥儿说,咱们不重视他。”

  “对了,还有各府的姑娘,她们不是想着,要与咱们贾家麒麟儿联姻?”

  贾母脸上的笑容始终都压不住:“这次,要她们看看我贾家麒麟儿风采。”

  贾宝玉皱眉,他才不想去呢。

  他还要与林妹妹,一起谈论诗词呢:“祖母,我不舒服,我明天可以不去吗?”

  “哪儿不舒服?”

  贾母脸上笑容消失,满脸关切:“不舒服就不去了,在家歇着。”

  王夫人手中念珠一顿,睁开了眼睛,脸上浮现了笑意。就算是贾家出现了贾蓉,被誉为麒麟儿又如何?

  贾家,永远只有一个地位超然的存在,那就是衔玉而生的宝玉!

  邢夫人很是关切:“这得请大夫瞧瞧,开些药吃了,好得很快,不耽误明天的事情。”

  贾母横了一眼邢夫人。

  这个蠢货,都看出来了,宝玉是不想去。

  就你话多。

  邢夫人一缩脖子,讪讪一笑。

  因大房不受老太太待见,以至于她说话总是小心翼翼,但是还是不被所喜。

  但是,她是真的关心宝玉。

  “行了,咱们明儿去,马车就那么大,姑娘们就不去了,大太太也不必去了,我与凤丫头、二太太、珠儿媳妇一起去吧。”

  贾母很快定下人选,邢夫人脸上还挂着笑容,但是眸子里有些黯然。

  坐在下面的姑娘,有一个十一二岁,她不悲不喜,一切无所谓。

  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小丫头,脸色淡然,透露着一丝冷漠,也不为这个消息所动。

  倒是一个十来岁的姑娘,有些失落。

  一个脸上略带病容,十来岁的姑娘,张了张嘴,最终没有开口。

  贾宝玉的目光,就在这个脸上带有病容的姑娘身上。

  这是他的林妹妹。

  看着贾母怀中,给自己挤眉弄眼的贾宝玉,林黛玉微微蹙眉。

  倒是那个十二三岁的姑娘,笑意盈盈的,始终脸上神情没什么变化。看到贾宝玉盯着林黛玉,也是微微摇头。

  “对了,让大老爷去通知珍老爷,要东府珍哥儿媳妇,也要去迎接。”

  贾母想起来了什么似得:“告诉珍哥儿,他要不去,别人会诟病的。”

  ......

  秦府。

  并不安静。

  树荫下,一个身材高挑的绝色少女,正一手拿书,一手拿着戒尺,坐在一张桌前,看着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读书。

  两个十二三岁少女,服侍左右,手中拿着团扇扇风。

  少年秦钟,摇头晃脑背诵:“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少女秦可卿淡然问他:“何意?”

  “何意?”

  秦钟小脸一囧,他这才刚读论语,能背下来己经很不容易,要问什么意思...他需要好好想想。

  “孔子说...孔子说,父亲在世的话...”

  秦钟讲的磕磕绊绊,第一句就卡壳,就看到自己姐姐脸上神情由淡然变成怒其不争。他的脸上汗水滑落,带着慌张。

  他从记事起,就被姐姐要求读书,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

  现在他都读私塾了,先生教导之余,还要被姐姐如此督促读书。

  “姑娘...”

  这时府中嬷嬷从外面回来:“有大事啊。”

  “没看到姑娘教导大爷读书?”

  宝珠皱眉:“什么大事,慌慌张张?”

  “唉...”

  嬷嬷叹息一声:“广威将军,押解辽国皇帝、太后,一众皇族贵族,明日一早就能归京。现在神京城的人,都在往外赶,希望占据一个好位置,能够观看辽国皇帝与太后呢。”

  宝珠一愣,下意识问了一句:“蓉大爷要回来了?”

  自从上次,知道了贾蓉攻灭辽国,这一转眼己经西个月过去。

  其实,现在秦府,最不愿意提起的事情,就是贾家的事,贾家的人。因为伴随着贾家的事,贾家蓉大爷的事情,总是秦府姑娘丑陋无比,身体残疾等谣言。

  秦可卿当着没听到:“鲸卿,‘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究竟是何意?”

  嬷嬷见此,识趣的退了下去。

  宝珠瑞珠对视一眼,满眼黯然。

  这个世界上,本应该在蓉大爷归京,最高兴的人,却成了最难过与伤心的人。

  如今,神京哪里不都在传,蓉大爷归来之日,就是与秦府姑娘接触婚约之时?

  想想也能知道,蓉大爷回来之后,一旦听闻,秦府姑娘丑陋无比,身体残疾的谣言,本身就不愿意这婚约而逃离的蓉大爷,还能迎娶姑娘吗?

  虽然蓉大爷来过一封书信,解释了当初逃离原因,但是...这能信得过?

  一则,秦府相比较贾家,相比较蓉大爷而言,根本带不去任何的利益。

  二则,如今神京谣言,蓉大爷能忽视掉?

  姑娘不愿听,不愿说,此时...她该多么心里难受?

  “姑娘。”

  宝珠很是担忧:“我们去不去?”

  秦可卿好看的眉毛微蹙:“去与不去有何意义,他会来的。”

  不过,来的时候,是解除婚约而来。

  从此人生再无交集。

  如此关系...如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