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开始征兵

  第38章开始征兵杨冉带着一丝无奈在这座县令府中溜达着,自己现在也算是有了一文一武两个部下了。

  岳飞自然不必多说,绝对响当当的王牌。

  只是万万没想到第二张英灵卡居然能召唤出一个和珅来!

  实在是让人纳了闷儿了,历史上那么多谋士,不说张良张仪萧何这类超级天花板了,起码你也给我来个正儿八经的吧。

  唉,算了算了,没有无用之人,每个人都是放错了地方的人才。

  杨冉心中不断这样安慰着自己,只能先走着看吧,看看这位和中堂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眼下虽然攻下了解良城,但如果想太平无忧的苟住发展一段时间,还得解决两个隐患。

  第一个是朝廷那边,毕竟现在自己宰了孙德,用的也是孙德的名头,上面如果不来人的话还好,还能继续糊弄着,可要是万一哪天有朝廷的人下来了,可是要露馅儿的。

  而且孙德倚靠的十常仕之一段珪也得处理好,想到这里杨冉就有些头疼了,孙德的身份就是给段珪敛财的,可老子才不肯给那死太监一分钱。

  不但不想给,我还想琢磨着怎么要点才好呢!

  第二个隐患倒是好解决,就是距离解良城不远的汜水和虎牢两关,按照朝廷的规矩,解良县是需要向这两个关隘提供物资保障的。

  可还是那个问题,虽然哥现在挺富有的,但是富有归富有,地主家也没余粮啊,你要是让我给出去的话,那哥真是一万个不乐意。

  一句话,只能往口袋里进,决不能往外出!

  “唉,怎么办才好啊。”杨冉双手负后,轻声嘀咕着。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意识中的系统响起。

  “新的任务:请宿主打造出一支装备精良的步兵。”

  “任务要求,步兵人数两千人,打造盔甲两千件,长枪、长剑各两千把。”

  “任务奖励:锻造能力提升书一本,石料五万斤。”

  看着系统新下发的任务,杨冉也被这次的奖励所吸引了注意。

  锻造能力提升书,顾名思义应该是提高锻造水平的东西,刚好自己这次选择的城池能力提升也是提高制造能力,如此一来的话,打造兵器应该是不在话下的。

  而那五万斤石料,则是让杨冉想起来了之前的奖励。

  在这之前系统已经奖励过他两万两千斤精铁和五万斤木料了,只不过那时候的杨冉没空去多想这些材料的用处。

  现在闲了下来,杨冉才重视起来。

  精铁的话,无疑是打造装备武器之类用的,至于说木料,无论是取暖还是建筑也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石料就有意思了,只要有足够多的石料,那么便可以打造出坚固的城墙,甚至还能铺上平整的道路,如此便能建立起快捷高效的交通网了。

  现在的道路基本都是些土路,坎坷不平不说,一旦下雨根本就走不了人,行动极其不便利。

  想到这儿的时候,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了杨冉的脑海中,修路!

  只要把路给修好了,接下来无论开展什么工作都会提高效率,时间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啊。

  要想富先修路,这话是一点儿都没说错的。

  但是眼下最要紧的事情,还是得先征兵,没有人干活,说什么都扯淡。

  杨冉从岳飞的练兵场上调出了一百人,这些人十人为一组,各自骑着马在解良城以及周边的村子里进行宣传。

  既然有钱,那开出的条件自然不一般。

  “凡入伍者,每月军饷三百钱,每年另发银一两。签完入伍令,当即发放一石粮。”

  岳飞在看到了竹简上写的征兵奖励后,皱眉道:“主公,这未免有点太多了吧?”

  因为牵扯到财政方面,所以和珅也被叫了过来,他更是一脸的肉疼:“每月三百钱军饷,在这个年代能养三个兵不止了啊,主公您还又送粮食又送银子的,库房再多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啊。”

  杨冉不在意的道:“该省省该花花,多花点钱在兵力上不吃亏。”

  “这年头百姓日子苦,家里的壮丁大多要承担种地的活计,若是被征了兵,后续日子肯定过不下去,多给点也是应该的。”

  岳飞道:“主公果然仁德,如此一来,不但能征到大量的兵,而且还能让这些士兵没了后顾之忧,实在高见。”

  杨冉点着头道:“正是此意,不但如此,我还准备再琢磨一下,加大鼓励的力度,对那些家中没了男丁青壮的,减少或者免除赋税。”

  “啊?还要减税免税?主公,你这样的话让我很难办啊!”和珅几乎是带着哭腔了。

  杨冉白了他一眼道:“你难办关我什么事儿?难办就想办法办。”

  后续的事情发展的非常顺利,正和杨冉等人预期的一样,在如此丰厚的待遇之下,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县令府设立的征兵处就已经人满为患了。

  和珅和杨贯二人,作为杨冉手下为数不多能用的两个文臣,几乎是从早忙到晚,一直忙乎了近十天,前来入伍的人才逐渐变少。

  半个月之后,这两人全都瘦了一大圈,尤其是和珅,那圆滚滚的肚子都小了一圈。

  杨冉也是笑呵呵的道:“你俩先受点委屈哈,毕竟现在人手紧缺,等过阵子招些书生谋士进来你们就轻松了。”

  “来吧让我看看这半个月来的成果。”

  杨贯手捧着一卷竹简放在杨冉的案上道:“冉哥,一共招了八千二百三十七人。”

  这个数字并没有让杨冉惊喜,反倒是有些疑惑。

  “这半个月来每天都那么多人围着,怎么才招了八千多人?”杨冉问道。

  和珅叹道:“主公有所不知,人来的虽多,可能用的却不多。很大一部分人要么是年龄太大,要么是稚嫩孩童,虽说是男丁,可根本不符合入伍的条件啊。”

  “这些个百姓们真是鸡贼,为了主公您开出的优厚条件,居然妄想糊弄!”

  得知真相后,杨冉道:“罢了罢了,无非是想让日子过好些。”

  “八千多人也够了,和大人,接下来还得劳烦你主持一下修建兵营的事情了。”

  “啊?怎么又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