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过年

  第四章,过年

  腊月二十八,家家都在忙年。

  过晌午,刘兆海来到林富贵家里,当着一家人的面,说去奉天见到李鲁爸妈的事,两位老人都还好,李鲁跑走后,日本人去他家搜查,把李鲁爸爸关了十几天才放回来,李鲁妈急的病了一场。俩老人见到李鲁写的字条,高兴的不得了,听说林家收留了他,又给林家姑娘定了亲,更高兴啦。对亲家千恩万谢,还捎回二十块钱和一个小包袱。

  说着,刘兆海把钱和包袱递给李鲁,李鲁听了这些话,喜极而泣,又高兴又难过,林英也眼含热泪帮李鲁檫泪水。

  一家人谢过刘兆海。刘兆海又拉着李鲁到外屋,附耳对李鲁说:“那天就你一人跑出来了,大火烧死了几个日本人,也烧死了几个中国人,还有几个没烧死的中国学生,后来也都枪毙了。”

  李鲁听后,又是一阵难过,他站在那里发呆。

  刘兆海见李鲁受了刺激,急忙招呼林英扶李鲁回屋。

  林英出来拉起李鲁的手进屋。林富贵又出来让刘兆海吃饭再走,刘兆海说赶回家忙年去啦!说着摆摆手就走了。

  林英见李鲁泪流满面,她不清楚兆海叔刚才对李鲁说了些什么,使李鲁这个样子。她对李鲁说:“你想开点啊!刚知道奉天两个老人的消息,应该高兴才是啊!”

  李鲁这才回过神来,他把刘兆海说的话简单说了一边,全家人都说日本人太凶残了,就因为学生上街集会就给枪毙了,真是拿杀中国人不当回事。他们庆幸李鲁逃出虎口,安慰李鲁不要难过。

  李鲁默默地点头,他既为自己脱险庆幸,也痛惜失去自己的同学好友难过,还有那位共产党员的郑老师,是他舍身相救,自己才得以逃生。他胸中燃起对日本人的仇恨,在心里叫着几个同学的名字,默默地说:“你们安息吧,我一定要为你们和郑老师报仇!”

  李鲁打开包袱,一看是几件叠好的自己的衣服,在一件上衣口袋里,还有一个用手帕包着的小包,再翻开一看,里面是一只白玉镯,他认得是妈妈带的镯子。

  妈说过,这镯子是姥姥给她的,她要给以后的儿媳妇带上,她盼着这一天早点来到。李鲁看到衣服和镯子,猜想妈妈收拾包裹时的样子,一定是又高兴又遗憾,不免又一阵心酸。

  沉了一会,他拉起林英的手说:“这是妈妈给你的,本该是她老人家亲手给你带上的,今儿我替她老人家给你带上吧!”

  林英郑重地伸出手,往上拉了拉袖口,让李鲁给她带上这个白玉镯。她看着李鲁说:“谢谢妈妈,过去这一阵,我们一定去看两位老人。”

  林家今年过年可高兴啦,喜事临门。姑娘定了亲,姑爷也给家里通上信了,亲家还给儿媳妇捎来玉镯,认下这门亲事。全家人高高兴兴过大年,满院子喜气洋洋。

  除夕这天上午,林富贵在堂屋正中挂上家堂,摆上写着林家祖先名字的折子。

  然后,他用一个长方形的大木盘子端着四个木板牌位来到院子里,把牌位放在已设好的香案上,点上香插进香炉,招呼张桂芝一起面朝西南跪下,嘴里念叨几句,趴下磕了三个头,起来端上牌位转身进屋。把写着已故父母和岳父岳母名字的四个牌位安放在条几上。

  按理说,过年只摆自己先人的牌位,岳父岳母的牌位不应摆在自家。

  但是,林富贵与众不同。在他心里,这两个牌位不仅是岳父岳母,还是恩重如山的师傅师母。张家只有桂芝一个女儿,他和桂芝逃难离开故乡,老人活着的时候他俩没能尽孝,这是一生的遗憾,老人走了,每年过年时请回家里一起过个年,也是一种尽孝的表示。

  他在条几前的桌子上摆上几盘供品,看看布置妥当了,又招呼小顺子把李鲁写的大红对联贴在屋门和大门上。大门上贴的上联是“龙腾祥云门接福”,下联是“蛇吐瑞气户迎春”,字写得工整,谁见了都说写的好。他还让李鲁多写了几付对联送给邻居,林富贵拿着一一送去,心里乐玆兹的。

  林英用大红纸剪了各种各样的窗花贴在窗子上。今年是蛇年,蛇为小龙,称小龙年。

  林英剪了许多美女蛇,各种姿势的美女蛇舞动着春风,给人间送来吉祥和幸福。

  院子里杏树贴上“满园春光”,牲口棚门口贴上“六畜兴旺。”

  屋里炕边墙上贴上“大吉大利”,墙上贴上“抬头见喜。”

  屋门口和大门外还各挂上俩灯笼,一边一个,灯笼里放着用胡萝卜刻出的灯碗,里面倒上豆油,再用棉花搓成灯捻,天黑时点上,照的院子里和门口一片红。

  古语云:“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除夕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先祭祖先和神灵。小顺子燃放完鞭炮,全家人开始吃年饭,也叫“辞旧。”

  李鲁和林英一起给爹娘敬酒,祝福爹娘身体安康,日子越过越好。小顺子也学他俩的样子,祝爹娘和姐、姐夫越来越好。

  林富贵酒量大,他让李鲁斟满酒陪他喝,边喝边聊,总结一年家里的大事。他说自己虽然有手艺,但是老百姓穷,没活给他干,他的日子过的也紧把点。一年中最大的一件事,是上天送来个好姑爷,林英的终身大事定下来,他高兴,这是林家积德行善得到的回报。

  过年后,他要给林英做套嫁妆。要把他几十年的手艺拿出来,做一套讲究的嫁妆。他憧憬着他做的嫁妆林英和李鲁见了有多么高兴,外人有多么羡慕。

  李鲁以前没喝过酒,在家里爸妈一直拿他当孩子,从来不让他喝酒。

  今儿个,他第一次以姑爷的身份陪老丈人喝酒,心里很高兴,“酒逢知己千杯少”,爷俩唠的很投机。

  到了子时,开始“接神”,也叫“发纸。”

  小顺子叫上李鲁一起到院子里燃放鞭炮,子时正零时,一家人互相祝贺添岁添福,洗手净面后开始吃新年第一顿饭,吃“更岁饺子。”

  林英端上煮好的素馅饺子,小顺子瞪着眼看谁能吃着带钱的那一个,等了一会,还是林富贵“哎呀”一声,接着用筷子叨出铜钱放在桌子上。

  小顺子拿起铜钱,举起来吆喝着:“爹发财啦!新年发财啦!”

  全家人高兴地一起拍起手来。

  大年初一早上,一家人起来祭祖祭天,孩子们给爹娘磕头拜年。吃过饭,邻居互相串门拜年。稍后,林富贵和张桂芝两人一起去给村里保长和几位年长者拜年。

  林富贵是外乡人,每年在小年前后都给保长送点礼品,今年来送礼时给保长说表侄来了,开春就走,初一拜年也就是走走形式。回来的路上,又到赵郎中家拜年,稍坐一会便回到家里。

  此时,刘兆海也领着老婆孩子来拜年拉。张桂芝忙着做饭,留他一家人吃饭再走。

  李鲁是没过门的姑爷,不方便出去拜年,林英和几个要好的姐妹见了面也回家来陪李鲁。两人一看家里来了老乡,大人们在唠嗑,小顺子陪着老乡的孩子在玩,趁这一会有空,两人打了一声招呼,便出门来到村外,踏着厚厚的积雪往山坡上走去。

  林家本来就住在村头,不大一会就登上村外的山坡。

  大年初一的中午,天气晴朗,阳光普照,让人感到温暖。

  山上山下白雪皑皑,村子上空飘着袅袅炊烟。村头几户人家门口挂着的红灯笼,在雪地里显得那么耀眼。

  对面望去,深蓝的海面,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海天一色。

  离岸边一里远的海面上凸起一个小岛,它像渔家捣衣服用的一根棒槌,棒棰岛就是它。

  林英指着小岛说:“听老人说,棒棰岛是人参小孩变的,他给人治病,可是有一个人要害他,他一生气把这个人拽下海,他变成小岛把这个人压在下面拉。”

  李鲁听着笑了笑说:“真是一个动人的传说,善恶终有报应。”

  “你喜欢大海吗?”李鲁问林英。

  林英说“爹娘都是海边长大的,我也是海边长大,咋能不喜欢!”

  “我老家没有海,有一条美丽的泗河,常年奔流不息,两岸绿树成行,夏天在河里洗澡抓鱼,很好玩。”李鲁边说边比划着在河里游泳的动作。

  “男孩子就是喜欢游泳捉鱼啥的,等我去了你老家,也去和你一起捉鱼,我也会。”林英笑着说。

  “你愿意跟我回老家?”李鲁有点惊喜。

  “嫁鸡随鸡,既然嫁给你,当然得跟你一起回老家啦!”林英认真地说。

  “太好啦!”李鲁一把拉过林英拦在怀里。

  林英急忙推开他,说:“大白天不怕人看见笑话啊?”

  说着,拉起李鲁的手往回走。

  李鲁拽了一下林英说:“不慌,我还有事和你商量。”

  “啥事?说吧!”林英停住脚步问到。

  李鲁就把心中早就想好的事给林英说了一遍:过了正月十五就启程回山东,两人一起走,回到泗城老家再娶林英过门。他担心林英爹娘不同意,但是,如果在林英家成婚,那就要等的时间长了。

  林英听完后说:“几时走,还要让爹打听好了再定,看船多吗?多了好混上船。成亲的事也要听爹娘的话,不过门就跟你走,爹娘不放心,路上也不方便,是不是?”

  又说:“二十多年前,爹娘闯关东时,也是拜堂成亲的当晚离家的。”

  李鲁听后,不再多说,让林英过年后给爹娘商量再定。

  说完,两人一起回家。

  刘兆海一家人来拜年自然是吃过饭再走,这是十几年来的惯例,显示了两家的亲密。林富贵和刘兆海兄弟俩不光唠家常,还要商量一年要做的大事。

  今年,商量的大事中就有李鲁如何过渤海湾回山东的事。刘兆海对林富贵说,因为胶东有抗日根据地,眼下日本人对过渤海湾的人都要查通行证。这个通行证要日本人签发,还要照像,不好办。

  他想让李鲁坐货船走,扮成船上伙计的样子,到烟台或是到青岛上岸,这样虽说是慢点,可是比较安全,船由他找个可靠的。

  林富贵也觉得这样妥当些,他问林英能一起上船吗?刘兆海想了想说,只有女扮男装。他问林富贵,是成亲后再走,还是到山东再办?林富贵以坚定的口气说,拜堂成亲再走。

  两人又商量了大致的时间,二月二后择机而定,刘兆海负责找船,林富贵张罗他俩成婚之事。

  商量完大事,喝酒吃饭,两家人边吃边唠,一直到天黑,刘兆海一家才走。

  过了年,林富贵夫妇就忙着姑娘出嫁的事。做嫁妆,大的家具不能带走,只做两个箱子陪送女儿,带不走先放着。

  做个妆奁盒是能带走的。林富贵选上等的木料,精心制作,精雕细刻,打磨上漆,做成精品。

  张桂芝到大连选好布料,给姑娘姑爷各做两身新衣服。想到开春天气越来越暖和,又是往南走,给每人做一身薄棉衣。给林英专门做了一身男装,到走时穿上。

  她又和林英一起做了几双新鞋,有姑娘的,也有姑爷的。林富贵悄悄地到大连兑换了钱,把自己筹集的钱和李鲁给他的“满洲国”纸币换成能在山东流通的法币,这一切不紧不慢地进行着。

  很快也就到了二月中旬了,但还不见刘兆海那边的动静。